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党员领导干部
政治
道德
建设
思考
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建设思考
[]本文基于对十八大后五年来公开发表的假设干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道德调查报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政治道德中常见的理想信念,政治道德标准与伦理关系,以及政治道德修养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由此认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建设应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即着力推动缩小理想道德与日常道德的差异化,着力推动压力性标准向自主性标准转化,着力推动政治道德修养转化为政治道德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道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面从严治党进入了一个加速度阶段,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持续性地严肃整治各种利用公款吃喝玩乐等现象和行为;加大反腐败力度,涉及落马官员人数之多、层次之高、领域跨度之大举世罕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于执政党来说,可谓是清理和重振并举,除疾与建制同步,对凝聚党心、增强党力、稳固党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对十八大五年来公开发表的假设干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道德调查报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政治道德中常见的理想信念,政治道德标准与伦理关系,以及政治道德修养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建设应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即着力推动缩小理想道德与日常道德的差异化,着力推动压力性标准向自主性标准转化,着力推动政治道德修养转化为政治道德能力。
一、着力推动缩小理想道德与日常道德的差异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出了如下要求:“要把坚决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决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1](p63)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期望,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因而可以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信念“是指人们对现存的或可能的事物、观念等正确性和正义性坚决不移确实认和笃信。〞[2](pp1~4)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至今矢志不渝。改革开放以后,在80年代中期,党中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全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在第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指出:“坚决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p15)五年来,他在众多场合都谈到共产党人要坚决理想信念。十九大报告又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根底。〞将理想信念视作为“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可见其在政治道德意识中的核心作用。在对五年来假设干份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道德中有关理想信念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总体上是坚决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五年工作回忆时指出的那样“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决〞。一份对XX省120234位党员干部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理想信念不坚决〞的占33.2%,[4]也就是说理想坚决或比较坚决的占到66.8%,这个比例是近年来调研报告中最不乐观的数字。另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向党员发放的15500份调查问卷中,对于党员的信仰现状,95%以上的党员选择了“绝大多数党员信仰坚决〞和“多数党员信仰坚决。〞[5]还有一份调研报告是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向多个单位的调查,有效问卷也达15600多份,问卷显示,63.7%的人认为绝大多数党员信仰坚决,
25.5%的人认为多数党员信仰坚决。[6]这两个数字加起来,也已经到达近90%了。我们可以将十年前的一份调研报告作参照。1997年据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转型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难点与对策〞课题组的抽样调查,认为理想是“具体的、可能实现的生活目标〞、“值得向往但无法实现的东西〞和“说不清楚〞的被调查者分别占23.2023%、19.45%和7.40%。这说明,近半数的被调查者或者削弱、淡化了理想的预期性,把眼前具体利益的实现看作理想;或者肯定理想存在的价值,但割裂了理想与现实的联系,片面夸大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只有50.06%的被调查者作出了正确的答复,认为理想是“人生的信念、目标与精神动力〞。有关信仰问题的调查结果,更是发人深思。在答复有无信仰的问题时,
36.2023%的人明确表示“没有信仰〞,另有22.24%和13.57%的人分别表述“曾有过信仰〞和“不想答复〞,只有28.2023%的人确认自己“有信仰〞。而在信仰内容的选择上更是五花八门,比较集中的选择分别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25.86%),“科学真理、无神论〞(16.75%),“不要任何信仰〞(16.64%),“命运〞(12.51%),“人道主义〞(8.72%)和“各种宗教〞(7.25%)。[7](pp332~350)这份调研报告的调查对象并不完全是党员领导干部,尽管从理论上说,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要高于一般群众,但是理想信念是政治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局部,而政治道德意识又受到社会道德意识的很大影响,可以说社会道德意识决定着政治道德意识,政治道德意识对社会道德意识有反作用。在政治道德意识中,理想信念是居于深层次的,日常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的感悟会使道德主体的政治情感、情绪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理想信念层面。它需要两个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才能真正见效,一方面是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政治道德个体不断强化这种意识,另一方面是日常政治实践加以验证和印证。这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讲话,中央有关部门也就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印发了一些规定和要求,各级党校近年来在培训内容方面作了很大的调整,加强了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课程。从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反腐败的力度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当然,我们还应看到,理想信念属于人的精神意识,具有内在性、复杂性的一面,答复正确是一回事,是否拥有正确而坚决的理想信念又是另一回事。这也是这些好数据的背后并不使人感到真正放心和安心的原因。这是为什么呢。受调查对象对党员的理想信念应该是非常熟知的,也可以说,从组织教育和党员自我认知上说,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深入人心〞的,调查数据“好看〞,实在也是“应该〞的。从分类上说,理想信念属于“知〞,是理想道德,它还不是能落实到“行〞上的日常道德。理想道德的认识比较统一,常识道德却可能处于分裂状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今日中国社会的理想道德从内容上说主要是以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为指导的集体主义道德或者受到国家权力机关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倡导而推行开的道德,在具体行为上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自我牺牲等。人们对这样的理想道德大多是认可并接受的,但事实上,很少人愿意身体力行,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知与行的不一致。譬如,在答复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问题时,只有少数人选择‘先人后己’。常识道德与理想道德的适度别离是恰当的,但距离过大甚至背离那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8](p1~2)在对这些调研报告分析时我们确实发现,理想道德与日常道德之间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比方在问及调查对象“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决问题的主要原因〞时,“拜金主义盛行〞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7.6%;“各种思潮的冲击〞占62.3%,“教育引导不力〞占35.3%;“理想信念不中用〞占34.2%。[4]应该说,调查对象既可能在答复理想信念是否坚决时是肯定的,但在答复理想信念不坚决的原因时却做出了如上的选择。因此,我们也发现在很多调研报告上存在着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即调研理想信念坚决时数据非常高,但是往往将理想信念淡薄作为很主要而且普遍的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理想信念的复杂性。本文的观点是:其一,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具有长期性且具有稳定性,但并不是说是不变的,如果来自外来的社会现象不断加以持续的影响,理想信念的动摇也是可能的。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的,理想信念“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9](p183)来自社会的各种刺激会影响到情感的变化,而情感变化导致观念的变化。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某些曾经拥有坚决理想信念的党员领导干部,逐渐忘了“初心〞,最后堕落和自我消灭,曾经“一身正气〞的党员领导干部最后从“看透〞、“看穿〞而自我嘲笑曾经的“一身正气〞。所以,理想信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即使形成也可能逐渐丧失。丧失了理想信念这一“政治灵魂〞等于是在政治道德意识中“失魂落魄〞了,“精神支柱〞也日渐变成精神懈怠了。其二,理想信念的坚决性毕竟要经过日常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检验的,始终会存在着“知〞和“行〞之间的差异性。政治道德意识反映了个体的精神追求,但是不等于说这样的精神追求等于现实行为本身,所谓“知行合一〞的价值也在于此。我们经常讲“不要看他怎么说,关键要看怎么做。〞只有理想信念的自我主观评价和外部客观评价相一致和相统一了,“知〞与“行〞的合一根本上可以做到了,理想信念才算真正成为了“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着力推动缩小党员领导干部理想道德与日常道德的差异性。
二、着力推动压力性标准向自主性标准转化
政治道德标准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治价值标准,它是通过内省过程进入个人政治道德生活的,从客观性的角度来说,这些政治价值标准就是存在于人们内心之中的政治道德法那么。另一方面是政治行为标准,在政治过程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与价值标准相比,行为标准更具体化,价值标准决定行为标准。政治伦理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政治伦理关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或者说,党内好的政治生活是政治伦理关系的关键和决定因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这样的政治局面,那么是党内伦理关系最好的状态。五年来,首先是“八项规定〞的出台,简单而实用。最重要的是这份规定并没有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强有力地加以贯彻执行。规定“硬〞了,抵抗就“软〞了,最后消解了,遵守规那么逐渐成为政治习惯。其次是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就尊崇党章,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出了要求,政治道德标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那么、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假设干准那么,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那么性、战斗性,自觉抵抗商品交换原那么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对五年来假设干份调研报告中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道德标准和政治伦理关系方面的分析,可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十八大以来,党风明显逐年好转,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道德有了明显改善和改观。如“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83.3%的受访者认为,“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我们的党风在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改善。其中,认为改善“非常明显〞的占41.3%,认为改善“比较明显〞的占42.0%。实施“八项规定〞以来,干部的“工作作风〞(65.3%)、“生活作风〞(50.0%)和“处事作风〞(41.6%)显著改观,这说明人民群众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党风改变对社会风气改变。调查发现,83.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好的党风,就不会有好的民风〞;74.8%的受访者认为“干部的言行举止对自己有示范作用〞;70.2%的受访者认为“越是基层的干部,其言行举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