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建立
完善
人力资源
体系
实施
意见
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我市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体系不够完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低,整体素质不高;人才队伍总量缺乏,人才密度与经济社会开展不相适应;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匮乏;人才分
布失衡,教育卫生人才多、科研和工农业人才少,市县XX县区人才多、乡镇人才少,单一性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开展的瓶颈。为贯彻落实市二次党代会精神,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健康开展,现就建立和完善我市人力资源体系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力资源开发,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那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方法的创新,优化人才环境,营造成才、聚才、创业的良好气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开展,表达与赣州在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匹配的人才强市地位,为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开展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五年内培养中级技工25万人以上,高级技工1万人以上,技师、高级技师3000人以上,全市中级工人数占技术工人比重到达50以上,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人数占技术工人的20以上。到2023年,全市各类人才(含乡土人才)到达120万,其中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人才到达30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橄榄型结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进入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专家具有一定的数量。
(三)主要任务
1、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根底教育根本满足社会需求,通过5年努力,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到达75,每年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新生到达2万人以上。高等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每年培训农村新增和剩余劳动力40万人次,培训城镇职工和新增劳动力8万人次。各类继续教育形成网络,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广泛覆盖,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各类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机制比较完善,公民职业化工程和农民知识化工程形成规模。以赣州高级技工学校为根底,尽快组建赣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扩大招生规模,五年内在校生到达3万人以上。
2、建立和健全鼓励人才成长、创业的机制。建立和健全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测评、考核、选用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实力、能力竞岗、晋升的人员进出、升降制度,以及按奉献、凭业绩、以科研成果等参与分配的鼓励机制;重奖有突出奉献的各类人才。
3、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产学研载体。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带动相关产业开展的工业企业;健全以乡镇为主体、联接市、县(市、区)、农村村组的科技普及推广网络;培养一支围绕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行科研攻关的高素质科研队伍;加强科研基地建设,组建和办好“赣南科学院〞,在全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一批研究生实习基地;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校和分支机构。
4、健全统一开放、方便快捷、联接全省及“长珠闽〞地区的人才流动、劳务输出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根底性作用。
二、多层次开发人力资源
1、积极接收高等院校毕业生。做好普通高校特别是重点院校赣南籍毕业生回乡兴业的宣传、发动、接收工作,加快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制度改革,拓宽就业渠道,具有大学本科、学士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和我市紧缺的高级技师、技师等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可在本市范围内的任何县(市、区)先落户后择业。每年从全国高校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下基层锻炼。
2、加快引进中高层次的紧缺人才。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长珠闽〞尤其是“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采用柔性引才引智方法,做好人才承接工作。重点引进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开展进程,重点引进本地需要且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与科技带头人、有突出奉献专家、进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专家学者、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优秀实际操作人才。加快人才载体建设,使我市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重点骨干企事业单位成为吸纳人才的重要载体。
3、加强国(境)外人才智力引进工作。充分用好、用活国家对聘请外国专家、派出国外培训的资助政策,制定和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