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有企业
经营者
收入
分配制度
改革
研究
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关键在体制和机制,特别是要把生产力中最活泼的因素“人〞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国有企业经营者承担着资产运作、市场营销、内部管理、企业重大决策使命,作用更加关键。因此,搞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调动企业经营者积极性、加快建设高素质经营者队伍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根本思路
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根本思路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及其奉献率分配,它以追求生产要素所有权收益为动因,以生产要素奉献率为条件下的收入分配,从理论上概括,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党的十五大报告突破了单纯的惟一的按劳分配提法,同时充分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从根本上说,按劳分配也是一种按生产要素的分配,即按参与生产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进行分配。有鉴于此,笔者主张把我国的收入分配理论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理论再向前推进一步,即直接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必然要求。原创:分配的理论根底和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生产要素价值论或财富论。产权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和运行的首要根底。在产权关系明确的前提下,什么样的劳动者运用哪些生产要素,怎样运用生产要素,是由产权关系来决定和调整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必然要按投入生产过程的要素的质量、数量、产出效益进行分配,获得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奉献,要在交换和分配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需要得到满足生产的全部本钱以及各要素共同参与创造的利润。在分配领域需要得到按照各要素的奉献得到相应报酬,不仅要继续成认劳动的报酬,还要鼓励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更要对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给予同其高奉献相对应的高报酬。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他们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对企业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包括物化在经营者身上的无形生产要素,而且还包括经营者所拥有的但未物化已投入生产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专利技术知识等。此外,真正的企业经营者或者说是企业家,在我国还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对经营者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有助于企业家队伍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其能源的加们释放,为企业和社会成几何倍数的创造财富。因此,必须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纳入标准化、法制化的轨道。这是所有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共同遵守和乐于接受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原那么。违背它,市场的运作和开展就会受到障碍,运行本钱和交易费用就会增加,生产力的开展就会受到阻碍。
二、深化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根本是工资+奖金+津贴,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分配现在仍然是这种模式。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同时也由于按劳分配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和长期形成的分配机制的弊端,致使按劳分配不管是工资、津贴还是奖金,都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我们必须突破这个传统的分配模式,积极探索表达经营者责权利相统一、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和途径,不断调动和激发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理论界的研究和一些企业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和途径:
(一)年薪制。经营者年薪制是以年度为考核周期,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管理业绩、难度和所承担的责任、风险,确定其年度收入的一种根本分配制度。它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经理阶层的出现而开展起来的。经营者年薪可以为基薪(根本收入)和加薪(效益收入)两局部。基薪由投资主体或企业董事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资产规模、管理的难易程度、经营者承担的责任、风险大小等因素,并参考经营者市场价格确定;加薪主要是根据经营业绩、奉献、主要经济指标,经年末财务审计和综合考核后予以确认。加薪局部可以借鉴期股期权的做法,实行延期兑现。从一些企业的实践看,实行年薪制,要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1、实施对象即经营者范围确实定。目前,理论界和各地实践有三种意见和情况:一是仅限于企业的法人代表。二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三是企业的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这三种形式各有利弊,但从标准的角度讲,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投资主体重点是对法人代表。其他人员由股东会或董事会、办公会自己确定。考虑到企业目前的现实情况,同时也为企业法人代表和党政一把手减少矛盾,投资主体不仅要直接对法人代表和党政一把手,而且还要考虑到企业的整个成员,但要拉开一定的差距。一定时期后,再过渡到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2、基薪与加薪的比例要合理。基薪确实定,主要依据企业规模、工作强度、工作条件和平均消费水平来确定;加薪主要依据风险程度、经济效益和经营业绩的好坏确定。基薪主要是作为保障经营者根本生活的报酬,加薪主要表达经营者的业绩。因此,基薪不宜定得过高,并且要逐步扩大加薪与基薪的比例,提高加薪的比重,强化风险收益收入的鼓励作用。从一些企业的实践看,基薪一般占30~40%,加薪一般占70~60%。
3、解决好年薪确定和考核的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有权威的考核体系。指标确实定要科学、合理,考核要公正、严格。考核指标既要参照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又要参照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以及其他行业的水平。既要定性,又要定量。既要反映企业的业绩,又要真实反映经营者个人的作用。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总的要求是,要加大鼓励力度,真实反映经营者的业绩,使鼓励具有刺激性和挑战性,使成功经营者的薪金和报酬水平在社会各阶层处于领先水平,使经营者成为具有足够吸引力的职业。当然,也要注意防止“庙穷方丈富〞的现象产生。
4、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经营风险抵押金,做到有奖有罚。最方便的措施是降低基薪,加大加薪的比例。因为加薪是要到年终经考核后才予兑现。
(二)期股期权制。期股是指企业的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购得或奖励适当比例的企业股份,并需在规定的期限内逐步兑现的一种鼓励方式,它在兑现前只有分红、转让、继承等局部权利,股份收益要在中长期兑现;期权是经营者在将来某一时期以签约时的价格购置选择权。持有这种权利的经营者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既定价格购置本公司股票,当然,它仅只是一种权利而不是必须履行的义务。购置股票的行为称为行权。在行权以前,股票股权持有人不享有该股票的任何权利,没有任何现金收益;行权以后,个人收益为行权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行权只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超出规定的时间就视为失效或认为自动放弃。经营者获得期股(权)的主要形式有:
1、以约定的价格购置企业股份。在企业改制的根底,通过调整企业股本结构,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经营者在任职初期与企业约定某一价格,用现金或用一局部现金以及分期付款、贴息、低息、贷款等方式购进一定数量的股份。
2、虚拟企业股份。企业可以拿出应付工资余额中的一局部,虚拟本公司股份,奖励企业的经营者,或者按某一时间企业的净资产,并根据当时企业净资产折算成虚拟股份,在经营者离任时,把净资产的增加值局部按规定折算成现金兑现。
3、加薪或特别奖励的延期兑现。业绩突出的经营者,其年薪收入的特别加奖延期兑现局部,或完成超额利润所获的延期兑现局部,可折合成一定的股份,作为期股奖励。
4、购置实股配售期股。经营者在购置企业股份时,可以根据其资质才能等要素,配售一定比例享有收益的期股,在规定期限内可以用所得收益或现金购置期股,使期股成为实股。
5、设置干股。就是出资方拿出局部股份奖励给经营者,而经营者在任职期间只享有收益权,没有所有权。
(三)风险抵押经营。就是出资者与经营者以契约的形式鉴定抵押经营合同,形成捆绑机制,把企业与经营者的利益用资产纽带紧密联结起来。经营者在任期内根据企业净资产的一定比例确定抵押金额,经营者可以用现金或者公证后的不动产等作为抵押。经营者超额完成经营指标,那么按约定比例获取加奖;完不成经营目标,那么按约定比例核减个人风险抵押金,直到全部扣完,最终失去经营资格。经营者的加奖局部可以逐步抵冲局部抵押金,并可根据经营者的意愿逐步转为经营者在企业中的期股。这种分配方式的好处是进一步把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的效益和自己的业绩挂钩,难点是经营者的风险太大,保障机制难以落实。
(四)科研成果、专有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参与分配。就是企业经营者或其他科技管理人员,可以用自己的科研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特有技术等要素作为投资,经评估或有关投资约定后,折合成股份,享有所有权或收益权。
三、深化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经营者收入和分配制度改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既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敢于突破,又要坚持原那么,标准运作,严格程序,讲求实效。当前,尤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问题:
(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那么。效率是产出与投入的比照关系,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平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开展追求的两个目标,但二者难以同时兼得。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根底,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才有可能去实现分配的公平,因此,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原那么。同时,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效率,因此,效率优先要以兼顾公平为条件。
(二)正确处理好短期鼓励与长期鼓励的关系。对企业经营者的报酬鼓励,不管是哪种形式,通常分为三个局部:第一局部是根本工资;第二局部是短期鼓励报酬;第三局部是长期鼓励报酬。在设计安排经营者的薪酬鼓励时,要注意处理好长期鼓励与短期鼓励的关系,形成有效的鼓励薪酬制度。正确处理长期鼓励报酬与短期鼓励报酬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意义,要通过一定的机制,使经营者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远开展,而不仅仅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财务指标上。
(三)坚持鼓励与监督约束相统一。原创。不管采取哪种分配形式,都要与鼓励机制相适应,建立经营者的收益与风险、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责权利相统一的约束机制。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是促进国企经营者自我完善的有力措施。它既然是对少数企业经营者可能滥用权力、不负责任的一种制约,又是对更多经营者正当行使权力的一种强有力的保证。要通过有效的监督约束,确保收入分配鼓励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正确处理好出资者、经营者和职工群众三者的利益关系,做到既表达企业经营者特殊奉献的价值,对经营者实施有效鼓励,又保证国有资产投资者的合理收益,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奉献敬业精神。在不断演化企业经营者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各种鼓励措施,采取多种鼓励形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对经营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倡讲理想、讲奉献的勤奋敬业精神,增强他们搞好国有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建立经营者的选拔、任用、淘汰机制。改革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必须配套改革的是建立经营者的选拔、任用、淘汰机制。要通过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把真正优秀的管理人才推上领导岗位,并且让他们干得“值〞,拿到应该得到的利益,并拿得没有后顾之忧;要让平庸的人,没有能力创造市场、创造利润的人退下来,特别是不要占居企业重要职位;要比以权谋私、利用领导岗位捞好处的人没有空子可钻。
总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改革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同时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既没有成熟的经验,更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观念,积极大胆地探索和完善。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