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农村
生态
经济发展
策略
新农村生态经济开展策略
目前,我国新农村在规划建设中“求美求洋〞,脱离地域特色,降低景观多功能性,并导致乡土景观丧失;耕地资源浪费严重;乡村根本公共效劳水平落后,公共物品供给缺乏;社会网络联系渠道较少,公众参与程度较低;乡村产业链较短,产业仍处于较低级状态等问题较为突出(胡智超、龙花楼2023,徐文辉、鲍沁星202223)。因此,迫切需要有能够把新农村建设目标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机地协调在一起,能促进农村可持续开展的建设模式。生态体验经济,就是一种能把乡村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休闲体验创新地集成在一起的开展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及美学功能等多功能性的开展范式。
乡村生态体验经济创新
在乡村开展中,空间的景观生态建设与产业的体验经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到环境友好低碳产业开发,从产品生态体验设计到生态营销,都反映了生态学相关学科的根本理念。因此,将体验经济体系与乡村景观生态环境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构建创新型的乡村生态体验景观那么反映了生态体验经济的理念。
空间载体创新
生态体验景观是生态体验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一种由各种创新主体构成的行动者网络。这种基于乡村体验旅游为主的体验景观,也是一种拥有复杂结构关系的网络。在这种景观网络中,能够有效进行生态环境技术、居住环境创新、生态产业技术创新、绿色制度创新,以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以低级能源替代高级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乡村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的转化效率。使生态环境与技术、制度一样成为新农村建设运行与开展过程的内生变量,构架生态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开展经济运行模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共同的可持续开展。整合乡村功能分区,综合协调优化乡村旅游景观空间布局,是景观属性形成价值的重要根底。不同属性结构必然也会形成不同景观的价值,存在结构关系的属性要比单一属性之和产生的利益大得多。多属性特征的景观为体验活动开展及体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载体。
产业载体创新
在乡村地区,体验经济的主要形式是乡村旅游,将乡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体验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与城市完全不同的体验经济模式。通过体验营销,以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体验为宗旨,吸引更多游客来进行旅游体验,给游客创造值得回忆的体验。体验经济构建往往建立在一种全新的体验景观之上,这种提供体验旅游各种景观与效劳设施的综合体,是一种景观与产业活动交融在一起的综合性空间。这种体验景观明显有别于乡村生态体验景观:将效劳所提供的体验商品锁定在特定的环境中,其范围与空间类型难以与乡村生态体验景观相比。乡村生态体验经济涵盖的范围远远要超出一般体验经济的领域,它要包括生态环境、乡村生活、民俗风情、休闲体验等诸多方面要素。生态体验景观以这些要素为体验场景,吸引游客前来欣赏、休闲、习作、购物、度假、参与,实现乡村环境体验、民俗体验、效劳体验、产业体验及产品体验为主要过程,创造游客美好回忆为核心需求,并提供满足体验者食、住、行、购、娱、游等感官和情感需求的“剧情〞,并参与传统和新型农业技术实践活动等类型丰富的体验,包括了教育体验、审美体验、娱乐体验及逃遁体验等主要体验。消费者对体验产品感知来自于对产品属性的认知,而每种产品又都是各种属性的集合,使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帮助消费者获得其期待的价值。
生态体验经济创新实践案例
作为辽XX县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位于XX省XX市西北部的大梨树村,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开展,在生产、生活、社会及管理等诸多方面实现了创新组合。大梨树村开展了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生态体验经济模式,已建设成为区域的“辽东第一村〞(曾经是全国百强村之一)。
生态环境创新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旅游结合,是大梨树村实现创新开展的重要根底。将承包给个人的土地转为集体经营,通过荒山治理、河道改造、沼气开发、生态旅游及社会福利的创新开展,大梨树村将大局部荒山改造成水果种植、特色种植、欣赏林等形式,大力开展生态产业及生态旅游业,全面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多功能性,合理规划开发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维护乡村生态平安。在保护乡村景观完整性和特色性的根底上,挖掘乡村景观的旅游价值,开展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从而为乡村生态体验经济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空间根底。大梨树村开展乡村旅游是在传统种植业市场暂时失灵的情况下进行的——山上大面积水果成熟后没几年就面临市场饱和,水果面临淘汰的困境。以水果采摘为主起步的乡村旅游业开展,使得当时的水果种植业迅速走出低谷,也为乡村生态环境进一步建设提供了新的开展思路。
产业体系创新
1992年成立村实业总公司以来,对原来兴办的村属钛铁厂、电熔镁厂、镁沙厂、凤泽大市场、龙泽农贸中心、旅游公司、果树农场、五味子农场、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在治理整顿污染耗能高的企业同时,实行租赁、承包、职责效益责任制等形式,促进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的形成与健康开展。通过对那些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企业的搬迁改造,树立了乡村生态环境优先的思想,实现了多元化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其他开展也都在围绕生态旅游这条主脉进行,促进了乡村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与开展,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开展。通过开展壮大集体经济,早在2023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就已经到达1.2万元,其中有1万元来自于村集体分配收入,2022元来自于家庭工程增收,超过了当时城镇收入的平均水平。
组织体系创新
大梨树村是辽东地区率先建设五味子生产基地的乡村,如今已成为XX省重要的五味子生产基地,并成为北五味子的重要地理标志产地。为了把以五味子种植加工相关的产业继续作大,大梨树村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合作社拥有入股社员超过百名,投入资金超过202300万元,建成五味子生产基地3000亩。在五味子生产合作社建立的过程中,广泛吸收村民入股,吸纳民间资金,解决生产资金缺乏问题;通过采取统一地块、统一种苗、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经营销售的方式,解决管理分散和不便问题;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合作社收益分配机制。通过这种合作社的机制,促进了富民合作社机制创新,推进了以农业为主体的产业化进程,形成了“种植为主,多业联动〞的产业开展网络。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大梨树村的其他合作社组织也陆续建立起来。五味子生产基地(包括五味子长廊)都已经为其生态旅游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间根底。
社会体系创新
经过30多年的开展,同沿海其他地区乡村转型开展类似,大梨树村的开展变化也表现在农村人口非农化及农村居民点布局的时空变化上。在大梨树村,集中建设的民居、临河而建的水乡建筑、五味子交易市场、影视城(将原有的居住区改建而成)、村史馆等建筑超过5万㎡,32023多户村民迁入新居并吸引200多户外地人来此安家。新建设的居民小区采用集中供热方式超过4万㎡,改变了北方乡村地区传统建筑的供热方式。与此同时,这些集中建设的小区不仅改善了当地人的居住条件及文化生活,而且也成为外地游客前来游览实现乡村生态体验的重要场所。卫生保健开始走进村卫生所与城市中大型医院合作,开展卫生防疫、防病治病,做到村民可“小病不出村〞,改善了村医疗卫生和村民健康条件。在这些民生环境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表达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优先的理念,以乡村生态体验旅游为产业纽带的思路,丰富了大梨树村的生态体验经济产品系列,为大梨树村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与此同时,也丰富了生态体验活动类型及功能,提高生态体验活动的价值。将生态体验景观与空间布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防止了临近乡村生态体验经济开发的简单模仿与雷同。突出乡村性、生态性、休闲性及产业性等多功能性特征,完善生态体验经济产品的核心体验层、支撑体验层及外围体验层构造,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开展。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