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及创新举措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1029274

大小:20.54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互联网 模式 高校 基层 党建 工作 现状 创新 举措 研究
天道酬勤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及创新举措研究 孙翠艳 摘 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探索其基层党建工作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创新对于强化党的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研究现状,基于“三体〞视角的“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存问题,提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举措。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基层党建;创新举措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根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时代开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作为人才培养高地,高校深入探讨研究如何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是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重要举措。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姜卫平[1]通过分析和研究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指出互联网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并以学生党员为切入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王万义等[2]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着手,在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基层建设、载体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创新实践。章巧眉[3]以二级学院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情况为例,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的思路和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创新。有学者在现有研究的根底上,从党员教育、组织管理、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主管理以及党组织效劳五个方面构建了“互联网+党建〞虚拟阵地的实施路径,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党建工作内容。 综上所述,通过梳理2023年以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现有研究虽然充分考虑了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但是在创新内容上的研究不够全面,尚未完全覆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部内容,顾此失彼。 三、基于“三体〞视角的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问题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涵盖诸多方面和要素,本文将其归结为三大要素,即主体、客体和载体。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 近年来,为增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效,高校党建工作者积极开展“互联网+党建〞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结合调查问卷及文献查阅可知,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在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主体视角 主体就是指各个层级的党建工作管理者或党务工作者,是推动党建工作开展的第一要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局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管理者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自主意愿不强烈,加之受生活环境、年龄等因素影响,习惯于借助传统工作方法开展党建各项工作,而对“互联网+〞衍生物持有不支持、不鼓励的消极态度,或者仅是低层次利用互联网技术,导致“互联网+党建〞从源头上就产生阻力,或是在某些环节存在衔接不畅的脱节现象,无法形成良好的工作闭环,最终实施效果不佳。 2.管理能力不适应 调查结果及相关研究说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管理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专业性、技术性。一方面,其管理者通常是专兼职结合,专职党务工作者所占比例不高,以兼职人员为主,而且大多数是由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兼任,这导致管理者无法专心研究部署和开展党建工作;另一方面,局部党务工作者年龄相对较大,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弱,创新性和创造性思维不活泼,而年轻党务工作者的党建理论知识和管理能力积累尚浅,政治觉悟不够高,开展工作过程中又容易无所适从。 〔二〕客体视角 本文的客体是指高校党员,主要包括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 1.主体地位不突出 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影响,高校通常将主要精力聚焦于培养学生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及价值观塑造往往只是简单带过,而且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重视师生党员的党员身份,这容易导致师生无视自身党员身份,在教与学过程中更多地习惯于被動接受管理和教育,不能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和先锋模范作用。 2.理论学习不重视 大学生党员往往年龄小且党龄小,社会阅历不丰富,在校期间学业仍然是主要任务,入党后主要依靠个人自学,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学习,理论根底薄弱,思想不深入。 对于教师党员而言,繁重的教学、科研以及其他工作任务,让其在政治理论学习时往往心有余而力缺乏,大多是被动学习和研究。 3.内容区分不周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开展和广泛普及,党员学习党的知识与理论主要依托各种开放媒体,而网络信息十分复杂,如果党员区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甚至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 〔三〕载体视角 党建工作载体主要包括制度载体和活动载体。 1.党建制度不完善 “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刚刚起步,对于大局部高校基层党组织而言,该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已经逐渐凝练并形成了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根本学习和管理制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网络的共享性与开放性毫无疑问会要求各级党组织构建和完善相应制度,以应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如网络舆情监管、网络平台建设与管理等。 2.活动载体欠扎实 迫于形势需要,不少高校按照上级要求建设了专门的党建平台或者在现有版面开设了党建栏目。然而,一旦点击某一导航进去,问题随之浮于外表:要么里面空空如也,什么内容都没有;要么就是目录般的框架,无实质内容;要么内容陈旧不堪,更新缓慢;要么就是简单链接、汇总各类政策、会议内容、新闻报道,没有任何辅助学习资料,也没有本单位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成效及党员风采展示;要么索性网页打不开;等等。以上种种,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丰富,但实际只是某些党建工作者应付了事的挡箭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