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文化强国发展道路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029053

大小:31.74KB

页数:2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文化 强国 发展 道路 思考
文化强国开展道路思考 一、对文化战略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前提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余年历程中,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文化,以充分发挥文化为无产阶级政治效劳、为工农兵效劳,发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2](P848)的有力武器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的根本原理出发,高度重视文化对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配合与促进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文化问题上的认识,视野更宏阔、更具时代感,突破了过去主要强调文化的配合作用、配角定位和政治功能的思路和框架,高度重视文化自身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中的整体性作用,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开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局部等。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对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其突出特点是放到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迅速开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国际背景下,放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和复杂的时代背景中来看待。十六大报告讲: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P29)。十七大报告那么用了三个“越来越〞加以概括,即“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4](P26)。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那么在此根底上,增加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支撑〞一项,变成了四个“越来越〞。四个“越来越〞集中表达了中共中央在进入新世纪后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气、教育人民、效劳社会、推动开展的作用。〞[1]报告的这一论断,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文化建设战略地位与作用认识的概括和重申,又是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提出的新认识。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效劳、为社会主义效劳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那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开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符合历史与逻辑的开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后,在集中精力开展经济的同时,中共中央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和战略目标。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引人瞩目的内容之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阐述。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达。1986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先后做出两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对精神文明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主要原那么、任务和目标等作出了全面阐述和部署。199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战略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加以郑重确认和阐述。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开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P17~18)此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舆论宣传中的热词,并视不同的语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替使用。世纪之交,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系统阐释,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角度,又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中共十六大的政治报告加以郑重阐述。实际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内涵和要求根本上是一致的,均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区别在于,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对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不断有与时俱进的新认识。十六大报告从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总揽文化建设全局。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和任务。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阐述的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坚决不移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话强调,“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开展〞[6]。正是在上述认识根底上,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一任务。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根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既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符合历史与逻辑的开展,同时也是甚至更重要的是依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关于世情,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开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开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比照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开展〞。“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开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预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乱频繁发生,粮食平安、能源资源平安、网络平安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1]。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迫切需要形成与其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关于国情,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进一步言之,从国家和执政党的角度讲,中国经济在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开展后成就骄人,这就将文化与经济协调开展的任务比以往更为迫切地提了出来。从人民群众的需求角度讲,随着局部地区小康的实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来临,民众的精神文化呈“井喷〞之势。从经济社会开展的角度讲,中国落实科学开展,转变经济开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繁重,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阳光产业,对于中国经济开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总之,世情国情的变化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开展作为坚持开展是硬道理、开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开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开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一言以蔽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如何保证其实现。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道路〞[1]。依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和十八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道路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2)主要原那么和方针:以科学开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为人民效劳、为社会主义效劳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3)主要方向和目标:开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1]历史和现实说明,改革是这种创造活力释放和持续迸发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改革的陆续展开,文化体制改革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便提出并且付诸实施了,但局限于外围和浅层次上。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细节,尝试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体制改革加以概括的话,其内容主要是精简过多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学习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在文化单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允许非公有制经营性文化实体的存在等。这些改革冲破了单纯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待文化和文化资源国家化的既有理念与做法,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但改革尚缺乏总体布局和规划。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明确得出文化开展繁荣的根本出路在于体制改革的认识。在此根底上,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逐步明确:文化开展的动力在于改革创新。2003年6月召开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提出“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局部〞,通过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开展〞等论断[3](P341、366)。翌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开展文化生产力〞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并在日后不断加以重申,集中反映了党对文化体制改革认识的深化。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繁荣、促开展〞[7](P11)。与上述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改革与开展的思路日趋明晰。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要求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为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文化改革开展要求,2003年6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和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实行不同的开展策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此后,经过中共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假设干意见,中共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直到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开展的思路日趋系统和深化,概括言之,文化体制改革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四个关键环节,一方面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效劳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开展,另一方面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开展。文化改革开展需要把体制机制创新与文化创新特别是文化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以创新促开展。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便突出了文化创新,包括内容形式、体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