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发热
血小板
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 当涂县人民医院当涂县人民医院 防保科防保科 2018.92018.9 提纲提纲 一、近一、近5年马鞍山市疫情年马鞍山市疫情 二、概述二、概述 三、病原学三、病原学 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 五、流行病学五、流行病学 六、隔离要求六、隔离要求 七、防控要求七、防控要求 一、近一、近5年马鞍山市疫情年马鞍山市疫情 2013年年6例例 2014年年16例例 2015年年13例例 2016年年21例例 2017年年11例例 2018年年8月月7日日17例(雨山例(雨山3、博望、博望1、和县、和县1、含山、含山12)实际上还有一些未就诊和报告的患者。实际上还有一些未就诊和报告的患者。二、概述二、概述 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为确定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为确定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2010年年5月,中国疾病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经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经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由于该病毒命名和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由于该病毒命名和进一步确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进一步确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合征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疾病。三、病原学三、病原学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白蛉病毒属(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有棘突。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片段(L、M和和S),),L片段全长为片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RNA依赖的依赖的RNA聚合酶;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片段全长为3378个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个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体;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体;S片段是一个双义片段是一个双义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构。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构。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30%。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预后较差。(一)诊断标准。(一)诊断标准。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进行诊断。1.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和白细胞降低者。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尼亚病毒。(二)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明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后,可出院。显改善后,可出院。样本采集对象样本采集对象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包括疑似病例,以下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包括疑似病例,以下同)。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 (一)血清标本。用无菌真空管,采集患者急性期(发病(一)血清标本。用无菌真空管,采集患者急性期(发病2周内)和恢复期(发病周内)和恢复期(发病4周左右)非抗凝血周左右)非抗凝血5ml,及时分,及时分离血清,分装保存于带螺旋盖、内有垫圈的冻存管内,标离血清,分装保存于带螺旋盖、内有垫圈的冻存管内,标记清楚后将血清保存于记清楚后将血清保存于-70冰箱(一周内可保存在冰箱(一周内可保存在-20冰箱),用于病毒特异性核酸、抗原和抗体检测及病原体冰箱),用于病毒特异性核酸、抗原和抗体检测及病原体分离。分离。编码规则:“年份(编码规则:“年份(2位)位)-乡镇级地区编码(乡镇级地区编码(8位)位)-流水流水号(号(3位)”。地区编码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位)”。地区编码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查询。如络直报系统查询。如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的第的第12位调查者的编码为“位调查者的编码为“10-53010220-012”。该调查”。该调查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分别在编号首位增加“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分别在编号首位增加“J”和”和“H”。如上例调查者的急性期血清编号为”。如上例调查者的急性期血清编号为J10-53010220-012,恢复期血清编号为,恢复期血清编号为H10-53010220-012。必要时,可采集病例的活检或尸检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必要时,可采集病例的活检或尸检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具体方法参照病理实验室相关要求和卫生部具体方法参照病理实验室相关要求和卫生部传染病人或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 五、流行病学五、流行病学 1.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2.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异。3.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游者感染风险较高。4.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性 六、隔离要求六、隔离要求 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病人时应当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病人时应当采取通用防护(采取通用防护(Universal precaution)措施。)措施。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当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当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七、防控要求七、防控要求 (一)散发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一)散发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二)聚集性病例。(二)聚集性病例。2周内,在同一村庄,或在同一山坡周内,在同一村庄,或在同一山坡、树林、茶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游的人员中,出现、树林、茶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游的人员中,出现2例例及以上病例,或在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类似病例。及以上病例,或在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类似病例。调查者的个人防护。在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过程中,调查者的个人防护。在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过程中,调查者应当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尤其应当注意避免调查者应当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尤其应当注意避免被蜱叮咬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蜱叮咬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措施 (一)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一般情况下无需对(一)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病人实施隔离。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二)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发现、(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