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
2023
两位数
乘法
有感
听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有感
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校内公开课,其中我校数学老师程巧霞的课对我感触最深。她的课堂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在此谈点我的体会与不成熟的看法。
她为我们带来了一节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题量的训练,从而到达教学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那么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而这几课后,我发现这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开展。因此,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教学时,没有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着重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注重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把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开展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途径。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重组课时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自由探索空间。
重组并不是把几块内容简单的相加或相减,而是要抓住“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根本原理和根本方法作为主线,先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24×2〞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24×2023〞,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所要用的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在这些旧知识的根底上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计算24×12,这时学生就很容易的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现实数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忆旧引新的方法,从复习到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明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复习旧知来为学习新知打下了扎实的根底。
二、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开展。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根底。新课标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道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这正是学生具有的不同个性的表达。在本节课教学24x12时,放手让学生试算,学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又根据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有把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有直接列竖式进行计算的;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根底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同时在这堂课中也让学生进行了估算的练习,因为这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有用的方法。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同样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根底上的必要的开展。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我们的思考:
1、能否让探究更具实效性。
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24×12=。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再要求学生进行“口算〞,最后再放手让学生进行“笔算〞。本着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的思路显然也有一定的设计意图,但是在学生出现的几种算法中,真正属于“口算〞范畴的只有一种,即“可以先算24×2023=240元,得出买2023本书的钱,再算24×2=48元,算出的是买2本书的钱,然后把两局部的钱加起来,240+48=288元,就是一套12本书的钱。〞这恰恰就是进行“笔算〞的思路。但是由于在课堂上,学生还出现了例如:“可以先算24×6=144元,得出买6本书的钱,再算144×2=288元,就是一套12本书的钱。〞这会不会造成学生进一步探索“用竖式计算〞时的困惑呢。还处于后一种思维的学生是不是都是按照教师的思路依据第一种方法去列竖式呢。是否有学生先列出24乘6的一个竖式,再列出144乘2的一个竖式呢。如何让探究更具实效性。我们想是不是可以先让学生对几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比较,在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突出算法的最优化呢。当大多数学生都认可前一种口算方法时,再组织学生利用这种口算思路去探索“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2.计算教学中究竟需要怎么样的教学情境。
现在的计算课有像应用题教学的味道,都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呈现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列式——思考算法——交流反响算法——自主选择算法——优化算法,这样一个流程。因此,有许多的课不是从“逛商场〞开始就是从“买东西〞结束,新课标中强调的“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数学本身。那么我们在计算教学中究竟需要怎么样的教学情境,是否能合理有效的使用教学情境。计算教学怎么样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