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docx
下载文档

ID:1022020

大小:19.18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促进 残疾人 事业 发展 意见
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意见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局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增强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认清残疾人事业开展的形势。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高度重视开展残疾人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残疾人事业不断开展壮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我国残疾人事业开展在国际上赢得广泛赞誉。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残疾人事业根底还比较薄弱,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残疾人在根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开展残疾人事业重视不够,一些人扶残助残意识不强,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认识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的重要意义。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有利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展成果;有利于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开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开展,表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开展。 (三)明确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的总体要求。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完善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效劳体系建设,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努力使残疾人同全国人民一道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 二、加强残疾人医疗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 (四)保障残疾人享有根本医疗卫生效劳。覆盖城乡居民的根本医疗卫生效劳体系要为残疾人提供平安、有效、方便、价廉的效劳。将残疾人纳入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和完善残疾人医疗保障有关政府补贴政策。逐步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医疗康复工程纳入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保障残疾人的医疗康复需求。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要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做好残疾人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衔接工作。 (五)健全残疾人康复效劳保障措施。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国家根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效劳内容,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效劳。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推进康复进社区、效劳到家庭。继续实施国家重点康复工程,着力解决农村及遥远地区贫困残疾人康复难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救助方法,对贫困残疾人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根本康复需求给予补贴。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对贫困残疾儿童康复给予补助,研究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支持开展残疾人康复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康复质量和水平。 (六)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制定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方案,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形成信息准确、方法科学、管理完善、监控有效的残疾预防机制。广泛开展以社区为根底、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注重精神残疾预防,做好补碘、改水等工作,强化平安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平安等措施,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开展。制定国家残疾标准,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收集、监测和研究。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 三、保障残疾人根本生活 (七)做好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按照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的要求,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生活救助政策,保证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能够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有关生活救助待遇。着力解决好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根本生活保障问题,做好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救助。安置和照顾好伤残军人。加快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城市廉租住房政策和农村危房改造方案优先照顾贫困残疾人家庭。 (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城镇残疾职工按照规定参加根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落实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根本养老保险补贴政策,鼓励并组织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已开展试点的地区帮助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九)开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适当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重点做好残疾老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效劳。各级政府要按照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宗旨,逐步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力度。鼓励社会捐赠,支持开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四、促进残疾人全面开展 (十)开展残疾人教育。鼓励从事特殊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完善残疾学生的助学政策,保障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开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加快开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鼓励和支持普通高等学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逐步解决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失明、失聪、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对残疾人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给予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师范院校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落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岗位津贴政策。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入学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学生。 (十一)促进残疾人就业。认真贯彻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时机和权利。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鼓励和扶持兴办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农)疗机构、辅助性工场等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多形式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要带头安置残疾人。完善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专产专营等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措施。同等条件下,政府优先采购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的产品和效劳。将难以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列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提供就业援助。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效劳,增强残疾人就业和创业能力。切实将国家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和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制定和完善针对残疾人特点的扶贫政策措施。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多种经营,有序组织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促进残疾人增加收入。 (十二)繁荣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扶持残疾人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和盲人读物出版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开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落实全民健身方案,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开展残疾人体育科研和体育教育。实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对残疾人优惠开放。开展残奥、特奥、聋奥运动,举办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残疾人体育赛事。办好2008年北京残奥会和2010年广州亚洲残运会。 五、改善对残疾人的效劳 (十三)健全残疾人效劳体系。针对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的效劳需求,建立健全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根底、家庭邻里为依托,以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维权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效劳体系。公共效劳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的效劳。残疾人专业效劳机构要改善条件,完善功能,标准管理,扩大受益面,提高效劳水平。研究制定残疾人效劳领域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行业管理政策,加强对残疾人效劳的支持引导和监督管理。 (十四)加快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有关无障碍建设的法律法规、设计标准和行业标准。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建筑物等必须建设标准的无障碍设施,已经建成的要加快无障碍改造。小城镇、农村地区逐步推行无障碍建设。加快推进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社区、学校、福利机构、公共效劳场所和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有条件的地方要对贫困残疾人家庭住宅无障碍改造提供资助。交通运输、铁路及城市公共交通要加大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公共交通工具要配置无障碍设备,完善残疾人驾驶机动车的有关规定和管理方法,公共停车区要优先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切实加强无障碍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效劳,影视作品和节目要加配字幕,网络、电子信息和通信产品要方便残疾人使用。 (十五)开展残疾人效劳业。依托社区开展为重度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老年残疾人等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技能培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公益性、综合性效劳工程,推广“阳光之家〞经验。鼓励开展残疾人居家效劳,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残疾人居家效劳补贴制度。积极培育专门面向残疾人效劳的社会组织,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补贴、政府购置效劳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建设残疾人效劳设施,开展残疾人效劳业。残疾人综合效劳设施及康复、医疗卫生、教育、就业效劳、托养、文化体育等效劳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公益性建设工程,给予重点扶持,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鼓励和支持残疾人效劳领域的科技研究、引进、应用和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扶持残疾人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研发、生产和推广,促进相关产业开展。 六、优化残疾人事业开展的社会环境 (十六)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形成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气。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事迹。教育部门要结合中小学德育等课程,开展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教育。结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立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组织好“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鼓励广阔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融入社会,参与开展,共享开展成果。 (十七)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修订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要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平等权益,尊重残疾人对相关立法和残疾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制观念,提高残疾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做好残疾人法律效劳、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工作。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 (十八)推进残疾人事业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交流领域,提高国际合作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做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批约和履约工作,充分展示我国社会开展和残疾人人权保障成就,借鉴国外残疾人事业的有益经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