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高
韩语
培训班
口语
教学研究
范文
天道酬勤
高校韩语培训班口语教学研究
沈 萍
【】高校韩语培训班是为非韩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学生的韩语根底薄弱,多是对韩语感兴趣或为赴韩前的语言准备而学。与韩语专业教学相比,韩语培训班的教学应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听说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会话水平。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分析了韩语培训班的特点,针对学生口语水平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培训班学员韩语口语水平的多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韩语;韩语培训班;口语教学;学生
用语言进行口头交流是学习外语的重要目标,因此在韩语学习中更要注重对口语的练习,口语学习是韩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标准。任何语言都需要用口语来沟通,流利的口语是与韩国人进行正常交流的必要条件。韩语培训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运用韩语进行日常生活交流的能力[1]。韩语培训班作为一种语言培训机构,与普通高校的韩语教学相比,更加注重于提高学员的韩语实用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
1.韩语培训班教学特点分析
近几年“韩流〞在中国的迅速走红和赴韩留学生的大量增加,使得原本被疏落的韩语瞬间热门起来。相应地各种韩语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开展起来,通过对大量的韩语培训班的调查,发现高校韩国培训班与普通高校韩语专业教学比拟起来,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首先是培训对象来源广泛。参加韩语培训班的学员多为在校大学生,或是打算赴韩留学的准留学生、公司职员和其他社会人员等。他们有的是对韩语感兴趣而学,有的是作为第二外语而学,有的是来充电,有的是赴韩留学前的语言强化,年龄多在18~25岁之间,与韩语专业在校生相比,他们没有考试和做相关论文的压力,因此学习起来较为轻松。
其次是以实际应用为教学目标。对于“零起点〞的韩语培训班的学生来说,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用韩语进行日常交流上。这就要求在培训班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能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出〞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最后是培训时间灵活。韩语培训班的授课多项选择择利用晚上或周末进行,避开了上班和上课的冲突,因此上课时间更加灵活方便。
通常说语言是活的,它源于生活并不断变化。韩语是源于韩国人的日常生活,是韩国文化的表达,也是与韩国人进行交流的必备工具。如何让这门“大语种里的小语种〞“小语种里的大语种〞不再令人生畏,怎样提高韩语培训班学员的口语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造成学生口语水平不高的原因,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造成学员“哑巴韩语〞的原因分析
随着中韩交流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韩语口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口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韩语培训班的教学中更应当着重强调对学员口语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教师和学员都在口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在日常应用时,很多学员又不知如何开口,造成“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哑巴〞韩语,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母语的影响
韩语是一种粘着语,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在单词后添加语尾完成语法功能。与汉语的“主语+谓语+宾语〞的语法结构不同。韩语的句子构造是“主语+谓语〞或“主语+宾语+谓语〞。多年的母语习惯让中国学生刚接触韩语时容易逻辑混乱,产生畏难情绪。还有,韩国语的词汇里有大量的汉字词,汉字词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中国学生习惯将汉语词汇直接译成韩语,但实际上翻译的韩语在韩国并不存在或不常使用[1]。如“合作〞直译为“합작〞,而韩语习惯说“협력〞,“计算机〞翻译成“계산기〞但韩语习惯说〞컴퓨터〞。这种对母语的依赖导致一系列口语意思的难以理解。
2.2 心理因素
中国学生从小只习惯于使用和接触自己的语言系统,而不习惯于使用和接触其他语言系统。用心理学的概念来说,就是不能产生移情作用。口头交流的一大心理障碍就是不敢开口,害怕出错,久而久之会导致“哑巴〞韩语。不少学生对开口讲韩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取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常会导致学生在用口语表达情感时显得焦虑和紧张[2]。故恐惧心理是影响口头表达的主要心理因素。
2.3 中韩文化差异
中国和韩国都是东方国家,文化和习俗比拟相近。因此,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相比,中韩文化差异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中韩毕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异〞还是多于“同〞。例如:“厕所〞这个词,中国人习惯叫“卫生间〞,但在韩语里叫“化装室(화장실)〞,所以就有学生疑惑,以为是专门化装的地方。另外,韩国人习惯集体行动,认为只有在集体内才能表达自身价值并受到保护。带着这种想法看到有人在单独用餐时,韩国人就会觉得这个人是被孤立的人。所以韩语里流行“왕따〞这个词。但中国人并不太在意单独吃饭,而且也不认为单独吃饭就代表没有朋友或很孤独。韩语口语的内容涉及韩国社会、风俗、文化等各个方面,如果缺乏这些背景知识,单凭对外乡文化的了解来理解韩国,很容易出现误会。
2.4 缺少语言使用的环境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如果缺乏相关的学习环境,都是难以学好的,尤其是口语的学习。韩语在中国属于小语种范畴,与英语相比学习的人不多,会讲韩语的人也不多,这就导致韩语口语的练习缺少使用的环境,而这又是学生韩语口语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
3.提高韩语培训班口语水平的方法
3.1 从语音练习开始,加强口语训练
初学者从一开始就应当记住单词的正确发音和其在句子里的变音,通过朗读与模仿,一旦在脑里形成了正确的记忆,那么以后就不会出错了。语音的练习要花上一段时间,不可贪图快速入门,而要求“准〞。学习完语音后,可以开始学习最简单的日常用语,起初,口语会话的难度不应太大,太难的东西,学生说不出,会降低学习兴趣,达不到理想效果,甚至会引起学生的焦虑,抑制语言的发挥。还有就是应注意日常交流内容的新颖、生动、有趣。选择口语交流的内容应标准、真实、自然、地道,符合韩国人使用的习惯,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3.2 扩大学生的韩语词汇量
由于词汇量缺乏,很多学生对想表达的意思却不知该用何种韩语单词来表示而苦恼,有时可能会出现误用的现象,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使用科学的方法记忆词汇,可以多采用联想记忆法。例如:在学习“学生〞这个词后,可以联系到老师、教授、大学校长等与之相关的词汇。甚至还可以辐射其他的职业词汇,如公务员,演员,医生,司机等。还可以对正反义词进行归纳,例如크다/작다,좋다/나쁘다,많다/적다,싸다/비싸다,춥다/덥다等. 类似的还有同义词的归纳等。作为教师,可以将这类词总结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汇。学生平时也要多看一些韩文书籍,不要局限于书本上的词汇,这样长久积累,就可以有效的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了。
3.3 多了解韩国文化,减少文化差异
学生对韩国文化知识背景的缺乏,会影响理解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日常交流的内容涉及到韩国的文化、风俗习惯、对话反响的场合、身份、相互关系等社会因素。如果对韩国的文化背景没有足够的了解,就可能误解对方说话的真实含义,引起误解。一些韩国的习语,包括成语、典故、谚语等与中国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계란으로 바위치기〞即以卵击石,中文有“拿鸡蛋砸石头〞的说法,这是两者相似的情况。“소 잃고 외양간 고치다〞直译为 “亡牛补厩〞,和成语“亡羊补牢〞相似,但中文成语“亡羊补牢〞有“未为迟也〞之意,而韩语“亡牛补厩〞有“为时晚矣〞之意,意义相反。中韩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还要介绍韩国的文化、风俗、历史、韩国民族的个性等,多方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克服文化差异给日常交流造成的障碍,以提高学生对韩语全面的综合理解能力[3]。
3.4 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开口。刚开始时,教师可以问一些简单的让学生听得懂的问题,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入手,学生觉得有能力答复后,自信心增强敢于开口说了。许多参加韩语培训班的学员以前很少接受过正规的韩语口语训练,所以在初始阶段不敢说,也说不出来,于是会产生紧张、急躁的心理和畏难情绪,容易对说韩语失去信心。所以,教师首先应向学生说明口语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口语学习的渐进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口语训练的内容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去练习,让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觉得自己在韩语口语方面有进步,从而建立自信心[4]。
3.5 发挥教师作用,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一堂有效果的口语课,教师应是课堂的幕后筹划者,主角是学生。教师只需在学生有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同时还要调节课堂气氛,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学习,消除了紧张的情绪,接受的信息也更快了。
4.结束语
总之,提高学员的口语水平,能让学员说一口流利的韩语,用韩语进行沟通是韩语培训班的根本任务。本着培养应用型韩语人才的目标,决定了在短期培训后能让学员到达“听的懂,说的出〞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从学员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引导学员学习韩语的兴趣,倡导愉快的教学气氛。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学员们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苗春梅.韩国语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赵胜兰.高职院校韩国语口语教学策略实践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9(3):63-65.
[3]朴荣顺.文化韩国[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
[4]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沈萍(1979—),女,安徽合肥人,助教,合肥学院外事处韩语培训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