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感染
诊疗
常规
第一节 轮状病毒感染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流行季节北方以寒冷季节1~3月份为主,南方以春夏季为主,可以通过水污染暴发流行,亦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2. 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一周。
(1) 起病急,腹泻为主,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及脓血便,腹泻每天5~10次不等,伴恶心,呕吐,腹痛及乏力。
(2) 腹部压痛,肠鸣音增强,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3) 体温正常或低热,病程数日或稍长,预后良好。
3. 实验室检查
(1) 常规检查血白细胞大致正常或稍偏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大便外观稀水样便,镜检多无异常,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
(2) 粪便中病毒抗原检测。
1) 电镜检查:粪便作免疫电镜检查可检出轮状病毒颗粒。
2) 单克隆ELISA法或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后者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强。
3) 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恢复期有4倍以上的增高则有诊断价值。
4) 病毒核酸电泳图分析:提取病人粪便中的病毒核酸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图谱即可确诊。
【 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其他腹泻性疾病鉴别。
【 治疗原则 】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预 防 】
隔离病人,防止食物和水的污染,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第二节手足口病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多发于4—9 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可有密切接触史。
2.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手足口臀部红色斑丘疹,疱疹,部分重症患儿可有易惊,肢体抖动,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等。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大多数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部分患儿可有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AST,ALT,CK,CK—MB升高等
【 治疗原则 】
1. 行消化道,呼吸道隔离1—2 周,卧床休息。流质,半流质饮食。皮肤粘膜皮疹护理。
2. 可用病毒唑抗病毒治疗5—7 天,根据病情酌情应用痰热清,喜炎平,甘利欣等。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加强龙,丙种球蛋白等。
3. 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防治细菌感染,不能进食者给予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等输液对症治疗。
4. 根据病情作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CRP,血生化,肝功,心肌酶,胸片,心电图等。
第三节 麻 疹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注意有无急性期病人接触史、疫苗接种史及既往麻疹病史。接种疫苗后发病年龄向大年龄推移。任何季节可发病,流行高峰在亚热带为冬春季。
2. 临床表现:潜伏期10天(6~18天)
(1) 临床经过
1) 前驱期:2~4日,发热,一般在39℃左右,伴结合膜充血、流泪、流涕、咳嗽等其他症状。于发热后2~3日可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
2) 出疹期:3~5天,多于发热后第4~5天出疹,初见于耳后、发际,逐渐向面、颈、驱干及四肢蔓延,2~3日遍布全身。为暗红色斑丘疹,充血性皮疹。此期体温持续升高,全身中毒症状加剧。
3) 恢复期:2~3天,皮疹出齐出透,体温随之下降,1~2日内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疹顺序隐退,遗留褐色的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2) 临床类型:除上述典型麻疹外,尚有:
1) 轻型麻疹:病情较轻,病程短,皮疹散在稀疏。
2) 中毒性麻疹:中毒症状重,高热,大片融合性皮疹或出疹不透或刚出疹又隐退,伴气促,心率快,发绀,循环或心力衰竭,昏迷,抽搐。
3) 出血性麻疹:少见,皮疹为出血性,伴高热等全身严重中毒症状。
(3) 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肺炎、喉炎与脑炎。
3.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白细胞总数减低或正常。
(2) 鼻咽部涂片或尿沉渣染色:找多核巨细胞,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3) 血清学检查:血清抗麻疹病毒IgM抗体为早期、快速的特异性诊断方法;血清抗麻疹病毒IgG抗体双份血清滴度≥4倍增长有回顾性诊断价值。
【 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常见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主要为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过敏性皮疹等。
【 治疗原则 】
1. 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
(1) 隔离、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整洁温暖。
(2) 口腔、鼻、眼、皮肤应保持清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和营养丰富饮食。
(3) 高热时可给小剂量退热剂或头部冷敷,烦躁不安可给少量镇静剂。
(4) 体弱多病者早期可给丙种球蛋白0.2~0.6ml/kg,肌注,q.d,共2~3日。
2. 中医中药;初期,可用辛凉透表法,选用升麻葛根汤、银翘散加减;热症重者,可用三黄石膏汤或犀角地黄汤;体虚肢冷宜用人参败毒汤;恢复期热退疹收,宜用养阴清热法,可用沙参麦冬汤等。
3. 并发症的治疗
(1) 肺炎:治疗同一般肺炎。
(2) 喉炎:蒸气吸入,呼吸道梗阻者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并选用抗菌药物,喉梗阻严重者及早考虑气管切开。
(3) 心血管功能不全:应及时使用快速洋地黄药物,同时应用速尿等利尿剂。
(4) 脑炎:基本同乙型脑炎。
【 疗效标准 】
皮疹消退、体温正常3天以上,症状消失可予出院,有并发症应待症状基本消失,方可出院。
【 预 防 】
1. 对患者实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6日,伴有呼吸道并发症延长至出疹后10日;
2. 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童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无并发症儿童在家中隔离,以减少传播和继发院内感染。
3.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最主要的措施。
4. 易感儿接触麻疹后早期注射丙种球蛋白3ml。
第四节 水痘、带状疱疹
【 诊 断 】
1. 流行病学
(1) 水痘:病前10~24日有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接触史,既往未患过水痘;
(2) 带状疱疹:数年至数十年前患过水痘。
2. 临床表现
(1) 水痘
1) 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年长儿童及成人常有周身不适,持续1天左右。
2) 发热数小时或1~2天后,首先于躯干、头部再面部及四肢出现红斑疹,呈向心性分布,数小时后变为丘疹、疱疹。疱疹表浅壁如黄豆至粟粒样大小等,疱浆初清晰,后混浊。
3) 常伴轻度瘙痒。
(2) 带状疱疹
1) 初起周身不适及发热,局部皮肤感觉异常或神经痛
2) 一般2~5日后沿着周围神经分布出现成簇的红色斑丘疹,在1~3天内发展成米粒或绿豆大小的疱疹,疱疹初期疱浆清晰透明,3~4天内变成混浊,7~8天后干燥,10~12天后结痂 ,2~3周后痂脱,疼痛消失,不留瘢痕。
3) 皮损轻重各异,见于任何感觉神经分布区,以胸部者多见,约为50%。严重者呈重度水痘样皮疹及内脏损害,其病死率高。
3. 实验室检查
(1) 早期疱疹基底部刮屑涂片,可查到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
(2) 早期疱疹液可分离到VZV。
(3) 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补体结合、免疫荧光)可呈4倍以上增长,证实为VZV急性感染。
【 治 疗 】
1. 注意休息,避免搔抓,保持手和皮肤粘膜清洁,防止继发感染;疱疹破溃者局部涂1%龙胆紫。
2. 对于新生儿水痘、免疫功能低下的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可采用无环鸟苷静脉滴注。
3. 服用多种维生素。
【 预 防 】
1. 管理传染源:水痘患儿应隔离到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2. 被动免疫:注射高效价VZ免疫血浆或人白细胞转移因子。
3. 自动免疫:注射水痘减毒活疫苗。
第五节 流行性腮腺炎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注意流行情况,病前二、三周内有无接触史,流腮疫苗接种史,有无既往患此病史。
2. 临床表现: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1) 发热:伴全身不适,体温与病情成正比,热型可呈双峰型。
(2) 腮腺肿胀: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质韧、胀痛、触痛、张口及咀嚼时加重,肿胀多于1~3天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
(3) 其它系统损害:可有睾丸炎、胰腺炎、脑膜炎的表现。
本病自然病程约为10~14天。
(4)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 血清和尿淀粉酶:90%患者有轻至中度增高。
3) 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对可疑病例有诊断价值,双份血清效价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份血清效价达1:64者有诊断意义。亦可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或以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
【 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化脓性腮腺炎、腮腺导管结石,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其他病毒引起的腮腺炎等鉴别。
【 治疗原则 】
1. 一般治疗: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卧床休息,注意口腔卫生,饮食以流质、软食为主,适当增加维生素。
2. 对症治疗:主要以中医中药为主进行内治外敷。外敷可用如意金黄散、鲜仙人掌等,内服中药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积散肿为主。常用方剂为银翘散、普济消毒饮、龙胆泻肝汤等随证加减。高热头痛和腮腺胀痛,可用解热镇痛药。
3. 抗病毒治疗:发病早期可用利巴韦林,1g/d,儿童15mg/kg,静滴,疗程5~7天。
4.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尚无肯定疗效,对重症或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睾丸炎时可考虑短期使用。
5. 出现并发症按病情处理。
【 预 防 】
1.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失,自发病起算,隔离10天。
2.注射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1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均应接种。
第六节 伤寒与副伤寒
伤 寒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接触伤寒患者或伤寒慢性带菌者,粪便污染的饮食或物品,或进入伤寒流行疫区后,在几日至三周可发病。
2. 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1~2周(3~60日)。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四周左右,可分为四期。
(1) 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日内达到39~40℃,常伴全身不适。本期末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
(2) 极期:病程的第2~3周,有典型表现,且易出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
1) 高热: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常持续2周左右,39~40℃。
2)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腹部不适或有隐痛,以右下腹明显。
3) 相对缓脉。
4) 脾脏肿大,也可发现肝大。
5) 意识朦胧、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重者呈现虚性脑膜炎表现。
6) 玫瑰疹:约于第3病日出现,躯干上部为多,为色淡红、稍高出皮肤的小形斑丘疹,约1周消退。
7) 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步下降,病情缓解,仍应注意肠出血及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8) 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症状及体征均回复正常。
3. 临床类型:本病可有下列各型
(1) 轻型。
(2) 暴发型(重型)。
(3) 迁延型。
(4) 逍遥型。
(5) 顿挫型。
(6) 小儿伤寒。
(7) 老年伤寒。
(8) 妊娠伤寒。
4. 复发与再燃:本病复发率一般为10%左右。在病程的2~3周左右,潜伏在体内病灶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重新繁殖,再次引起菌血症而引起复发或再燃。
5. 实验室检查
(1) 一般检查
1) 血象:白细胞总数常减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严重病人病程较长,或并发肠出血时,可出现贫血表现。
2) 尿:高热病人可有轻度蛋白尿。
3) 粪:在肠出血情况下,可有粪便潜血或血便。
(2) 细菌培养:进行伤寒杆菌的病原学检查是本病的确诊依据。检材可取自血液、骨髓、粪、尿、玫瑰疹刮出液等。
1) 血培养:尽可能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采血,以含胆汁的培养基为好。抽血量需10ml。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