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际金融
演变
区域
货币
合作
研究
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
一、金融危机引发国际金融格局重塑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元仍然是各国外汇储藏中最主要的币种,2008年各国官方外汇储藏结构中美元占比重为64.03%①。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是原有不合理的国际金融格局,尤其是单极化货币主导的金融格局成为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祸源之一,而危机与动乱调整引致国际金融格局的重塑也是一个必然。特别是次贷危机发生后,现行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仍然无法提供相对稳定的汇率条件,美元汇率波动频繁而且振荡幅度加大,继续单纯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结算和国际储藏货币的缺陷和风险将越来越大,主要表达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储藏国持有的美元储藏价值缩水和国际结算中以美元作为交易货币的风险剧增,尤其还会导致开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风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持续调整和改革是必然选择。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演化的过程中,世界经济正呈现重心向新兴国家转移的结构性调整,兴旺国家的经济衰退引致国际金融体系及其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变化,未来国际金融格局或布局还将会出现更大的变革、调整、分化或重组。
(一)欧美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下降
此次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体失去了对于美国金融体系的信任,美国已失去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火车头〞地位,美国因巨额赤字而加深对国际资金依赖,金融霸权的“底气〞愈发缺乏,美元作为储藏货币的地位相对降低。从金融危机的开展趋势来看,尽管美国在2007-2008年遭受的损失较欧洲严重,但2009年以来有迹象说明,未来欧洲金融市场的危机有可能比美国更深重,而且欧洲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应对危机的能力及灵活性还不如美国。从经济根本面来看,欧盟统计局2013年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①,欧元区经济去年第四季度环比萎缩0.6%,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下滑,创下欧元区经济2009年以来最大萎缩幅度。数据还显示,欧盟去年第四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5%,与前一季度0.1%的增长相比有明显下滑。2012年全年,欧盟经济萎缩0.3%;欧元区经济萎缩0.5%,与2011年1.4%和2010年的1.9%的增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总体来讲,过去处于世界金融核心地位的欧美金融市场和大型的金融机构都蒙受了巨大损失,IMF在最近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估计,本次金融危机将给全球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为1.4万亿美元。
(二)亚洲金融力量的兴起
21世纪以来亚洲国家和地区经常账户盈余稳步上升,总体负债比重呈下降趋势,债务平安程度逐年提高,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得到改善,不良资产比率也不断下降,金融体系稳定性得到加强。亚洲拥有全球最主要和最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藏,亚洲九个国家和地区外汇储藏总额占全球外汇储藏总额比例的60%②以上,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份量进一步增强并在拯救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亚洲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逐渐上升③。尽管长期以来,亚洲的主体意识并不强,多元性和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实际上使亚洲成为割裂的主体,但出于对美国霸权主义思想的反感和受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加上中国、印度、东盟等开展中国家的崛起,亚洲的主体意识在逐渐凝聚。过去十年间,亚洲不同国家在国民收入和财富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亚洲内部国家间趋同性开始增强了。十年前,日本是亚洲地区惟一的兴旺国家,而今天中国、印度、韩国和印尼都已经是20国集团的成员。目前世界排名第二、三的经济大国都在亚洲。从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的角度来看,亚洲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正在增强。根据“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开展指数〞对全球45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开展能力所作出的综合评价,七个亚太区的金融中心已经挤进全球金融中心15强。亚洲各国如能以此为契机,达成共识,开拓金融合作的空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相对自主的金融体系,对维护亚洲和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定都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格局催化区域货币合作
(一)美元霸权地位的衰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此次金融危机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储藏货币地位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不仅美国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遭受巨大灾难,美国经济与金融的元气也大伤,美元贬值难以防止。在现行美式危机拯救模式下,美元的长期贬值趋势又会使得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抛售其美元计价的资产,转而投向健康经济体的优质资产,更会促使美元储藏货币地位的衰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美国庞大的经济规模,美元霸权地位的衰落将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世界范围内的企业、个人在伦敦、香港和其他离岸中心拥有数量不菲的美元存款。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国家政府的官方外汇储藏也主要是以美元或美元资产为主①,据统计,有大约超过一半的美国国债为其他国家(主要为东亚国家)的中央银行持有。当美元贬值的时候,大量持有美元储藏的国家就会面临两难的困境,一方面,继续持有美元国债或资产就会承受较大的汇兑损失;如果将持有的美元资产一次性抛售的话,又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乱进而对自身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根本上所有的国家最终选择的都是继续持有,这无形中稳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虽然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但由于美国拥有庞大的经济规模、先进的生产力、成熟兴旺的金融市场、高端的研发技术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美国的经济实力仍是任何国家或地区不能匹敌的,这也是美元霸权得以维持的根本。
(二)欧元的地位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提升
自1999年1月1日开始发行并流通以来,欧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扮演的角色已远远超越区域性货币,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以欧元作为越来越大份额的储藏货币,这对处于霸主地位的美元构成相当大的威胁。欧盟本希望借助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稳固和提高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以进一步提升在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但从目前的根本面来看,很难如愿以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美元占全球政府和央行外汇储藏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的80%降至61.8%,而欧元比重那么为23.9%,下降到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金融危机致使东欧外债累累②,西欧经济危机四伏(西欧银行当年在东欧投下重金,在东欧拥有巨额债权,东欧金融体系一旦陷入危机,势必会涉及西欧),欧元区经济可能继续恶化。欧元区经济前景不明朗加上欧元跌势未止的情况下,欧元想超越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藏货币地位的理想备受动摇,超越步伐大大减速③。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后欧元不仅难以取代美元,而且前程未卜。
(三)非洲法郎区的经济金融根底相对薄弱
由于非洲法郎区实行钉住欧元政策,欧元区的经济困境及欧元汇价的波动给非洲法郎区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尽管法郎区与非法郎区经济近几年来持续增长并且中长期前景被看好,但其根底依然脆弱,各成员国通货膨胀率有增无减。克服和摆脱不兴旺、消除贫困,仍是非洲各国面临的长期任务。由于还没有像欧洲那样建成一个统一的商品与要素大市场,这使得西非货币联盟汇率制度的根底还不够完善。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国对本地区的资金投入亦会减少,特别是可能会减少对“公共开展的援助〞,今后西非地区的经济将遭遇“困难〞,西非经货联盟8国的经济增长率会出现下降,非洲地区统一货币路漫漫。
(四)海湾国家货币“海元〞有可能提前出现
实现统一货币是海湾国家实现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海湾各国努力争取的重要目标。海湾六国已经就建立海湾统一货币联盟、成立海湾货币委员会和统一货币联盟的宪章草案等问题达成一致,极有可能是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践中的再次检验并复制欧元经验,这将挑战颇有市场的“未来世界货币美、欧、亚三极格局〞的预言。基于类似欧盟的经济根底和经济结构,海湾国家货币“海元〞有可能提前出现。目前,基于“石油美元〞的主要因素,各成员国的货币同美元挂钩,并确定了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但由于美元持续走低,长期保持本国货币与美元汇率挂钩的海湾国家对是否继续保持原有政策已经产生分歧,多数国家认为继续维持与美元汇率挂钩的政策将影响国家的石油收入,脱钩重建新的结算体系逐渐成为共识,他们曾经尝试用卢布等货币,但统一货币的声音更占主流。一旦海湾国家统一货币“海元〞出现,并以丰富石油储藏作为发行准备,要求在石油贸易中采用“海元〞结算,未来的“海元〞国际化路径将“水到渠成〞。
(五)人民币与日元合作推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趋势增强
从全球视角看,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由美元主导,欧元的启动并没能撼动美元的霸权地位,日元随着国际地位的衰落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英镑根本上已经边缘化,而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更是微乎其微。从区域视角看,东亚地区仍是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日元比欧元稍胜一筹,但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基于对美元贬值的担忧和欧元区的示范效应,东亚地区只有通过区域货币合作,来改变东亚货币在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中的不利地位。而东亚核心货币的缺失和东亚货币合作的逐步推进,给人民币与日元争作区域主导货币提供了时机。日元已是三大国际货币之一的事实,以及日元“亚洲化〞战略的实施,注定了日元与人民币之间会有剧烈的竞争。就现状而言,人民币与日元均不具备充当东亚核心货币的绝对优势。但实证分析的结果说明,人民币在东亚货币的汇率稳定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民币比日元更有潜力充当东亚地区的货币锚,但这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此番金融危机能否提升亚洲货币的国际地位近来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后亚洲货币合作和“亚元〞呼声又趋高涨,日益密切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也催生了人们对亚洲未来共同货币———“亚元〞的期待。2009年以来,东亚货币合作进展顺利,从清迈协议框架下的货币互换已迈入共建亚洲外汇储藏基金(亚洲货币基金的雏形)的阶段,如果再前进一步实现联合干预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就可能实现联合汇率机制和统一货币的良好前景。谈及亚洲货币合作和“亚元〞问题就不可防止涉及人民币与日元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日元受到美元、欧元的双边挤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受挫又严重削弱了日元的根基;而人民币目前尚不具备完全自由兑换的实力和条件,单纯依靠日元或是人民币均难以独立担当作为“亚元〞主导国之重任。因此,中日两国实现货币合作,携手东盟,共建并实施亚洲货币体系是明智的战略选择。目前,从扩大区域货币互换着手,建立并壮大亚洲货币基金规模以抵御外来冲击,在日元已经国际化的根底上携手推动人民币区域性国际化进程,争取日元和人民币最终成为亚洲国家的重要储藏货币,应该是中日两国和亚洲国家摆脱美欧金融与货币压制的唯一出路。当然,货币合作根底上的竞争既是客观的,也是必要的,亚洲货币主导权的掌控最终将服从“良币驱逐劣币〞的规律。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未来开展趋势看,未来区域货币合作不仅能够强化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格局,在此前提下的地区货币合作更有利于增强抵御金融危机能力,世界各国应该在这一问题上有更统一的认识,通过深化地区货币合作以防范金融危机冲击。
(一)结论
1.区域货币合作强化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格局多元化的货币体系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各区域内和世界范围内的货币需求,而且区域货币间的协调比较容易达成。既能减少区域内的金融动乱和经济危机对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又便于具有统一货币的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往来。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是:要改变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体系,提升区域性货币的国际地位。由于货币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所以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要提升本国货币的国际影响力,以对美元形成一定的约束。构建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有利于形成货币之间的竞争和制衡约束,多足鼎立的货币格局可以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经济体根据地理位置、经济规模、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的兴旺程度、经济开放程度、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程度等结成的几个区域货币联盟或者是区域内的统一货币体系,其中统一货币体系中的区域货币是本区域内经济根底相对较强、货币汇率波动较小、在重大国际事件发生之时具有担当起维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