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当代大学生
应该
如何
弘扬
五四
精神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摘要】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导火线: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
【关键词】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弘扬中国爱国精神
文届有很多响应,其中阮真在该刊最后一期的《编辑科经过报告》中这样写道:“……真(阮真)于发表来稿,重思想不重文字,尤以改良社会及改良教育为救国初步之方针,此本刊之微意也。”中国最终收回主权,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最后,广大中国人民抵制日货。当代大学生在牢记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亦要有所收获,战胜敌人不仅要靠手中的武器,更要依靠我们的团结。
一、四运动的爱国意义
在我看来,中国一直处于水深火热的时期,我们当代大学生一直深深爱着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与1919那段时期相比,我们比那个时候的大学生更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勇气,是的,古往今来,我们学生一直深受知识的熏陶,比不读书的人多了很多文化和教育素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着实感受不到当时候的水深火热,那时候的中国是遍体鳞伤,脆弱不堪的,承受不住太多的打击了。所以,中国人民开始反抗,中国大学生开始反抗,这些反抗代表了当时候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迫切愿望,我们不要压迫,我们不要这样的折磨,我们中国要走上伟大富强之路。
五四运动的性质,第一,它反应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
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相信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段屈辱与荣耀并存的痛苦回忆,那个年代发生的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大事,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不能忘却这段历史,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首先我们要做到团结,第一,是思想的团结, 中国当时面临内忧外患的紧张局面,各种势力相互博弈,价值观大相径庭,但要求同存异,第二,要做到民族的团结,只有我们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对外,才能做到真正的统一,第三,同国外友好势力的团结。五四运动的胜利与团结协作精神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团结能够生成战斗力,能够为胜利奠定基础。
三、大学生团队协作培养的精神意义
1.对工作的意义。团结协作现在几乎成为成功的必要条件,面对数据庞大、分工精细、任务务繁杂的现代化工作模式,没有合作,光靠自己,几乎无法完成一件像样的任务,试设想抗战时期,过河修桥、跨越碉堡、冲击敌人封锁线这些事如果光是由一个人来完成几乎不可能,现代的工程设计、程序设计等等工作都是建立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
2.对学习的意义。学习讲究补漏,在于通识,在每一个专业领域用到的只是也是涵盖颇广,团结的过程也是交流学习的过程,试想抗战时期每一个重大决策的产生,哪个不是决策者深思熟虑、相互探讨、不断质疑交流加深的结果,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敝帚自珍,最终很有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
3.对生活的意义。人是群居动物,生活中的互相帮助几乎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抗战时期,解放军能够在生活中获得人民的帮助,能够保持高昂的战斗力,都离不开军民团结这一基础。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发挥团结协作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有利于发挥自身社会作用,进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团结向上。
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有益之处覆盖整个生存空间,这种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能够推动团体、社会的进步,我们大学生应当在这种精神的发扬与实践中有所作为。
四、五四运动的现代意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转机,从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对我们的火枪洋炮,撕开了曾经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不断入侵,使得西方主义在中国的权利不断扩大,使当时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饱受列强的欺凌下,国人逐渐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于是不断有新的思想出现,不断有新的代表人物出现,
于是出现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同时还有浩大亥革命,不过都以失败告终,原因除了当时的政府软弱之外,还在于当时的统治者没有一个适合国情的指导思想,直到后来的五四运动,这是一种新的思想浪潮。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是意义深渊,它解放思想,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结合起来。
在历史的尘埃中,它成为了历史的绝响。无论是创建人的文学,还是新青年同仁们对封建文化的激烈鞭挞,其背后的诉求和志向却是非常远大的。)“五四”精神的实质内涵。首先要厘清“五四”的时间界限问题。放在中国思想发展史的长河中来考量,“五四”时期并不是仅指爆发“五四”运动的1919年,而应该是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止。《新青年》的编者和读者是青年,“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青年,组建“新民学会”、“觉悟社”、“改造社”等著名社团的也是青年,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多数还是青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语)整个“五四”时期,青年思潮激荡着社会思潮,青年精神改变社会精神,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五四”青年节。“五四”精神在历史中蜿蜒前行。不论是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还是延安时期的青年运动,都因处于战争动乱年代,在某种意义上是“救亡压倒了启蒙”(李泽厚语),但“五四”的基本精神依然在中共根据地与国统区爱国知识分子中传承延续。毛泽东在延安提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和“实事求是”两大命题,正是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与之相辉映的是,以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国统区爱国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的不屈精神。
五、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
当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改革开放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之一,也是贯穿于五千年兴衰史的民族精神的内核。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同时又是一个行为范畴,只有把对国家民族的美好祈愿落实到具体实践活动上,才是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
抚今思昔,我们会欣然发现,“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已不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和纯粹的民族主义了,它反帝但不盲目排外,爱国却不闭关自守,它把反对帝国主义外来侵略和反对本国的封建专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救亡与启蒙、爱国与输入西方新思想统一起来。也就是说,“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精神与“五四”爱国主义精神是贯通的。改革者以开放的胸襟,自新的勇气,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励精图治,攻难克坚。事实上,改革开放正是自1840年以来“救亡图存”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路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知道,爱国有爱国之道,爱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不能否认年轻人爱国有极端行为,例如,05年在上海进行了规模浩大的反日游行,去年抵制家乐福事件,抵制日货行为……试想一下,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忠于这片国土和人民,维护和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像朝鲜和之前的越南与印度那样的爱国情结,使得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我觉得比卖国贼还卑劣……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普及爱国主义教育,要按照《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具体规定理性的爱国。孙中山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爱国是具有时间的阶段性的,是有历史范畴的,而在当前,我们的爱国主义就是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的,高度的统一2009年5月4日,也就是在五四发生九十周年之际,总书记来到中国农业大学看望学生,并且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同时也用总书记的希望与同仁共勉: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第四,希望同学们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
参考文献:
1:《五四运动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李新、陈铁健主编:《伟大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庄建平:《五四运动资料概述》,《历史教学》,198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