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研究.doc
下载文档

ID:101561

大小:181KB

页数:1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当代大学生 革命 精神 认同 研究
当代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认同研究 ——基于安徽大学本科生的调查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中国革命精神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启迪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资源。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此总体认同度较高,鲜有赞同“革命精神已经过时”的看法,但对中国革命、建设进程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及其相应的革命精神的了解缺乏明显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对革命精神具体内涵的认同呈现出多元化与时代性特点。 【关键词】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调查 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特殊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缔造新中国的思想支撑,也应成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其矢志不渝的崇高理想,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还是当前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要资源,对引导个体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与启迪作用。为了了解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了解及认同现状,2012年4月26、27日,我们在安徽大学本科生中进行了大学生对中国革命精神知晓度与认同度问卷调查。 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与填写质量,结合安徽大学学生自主选课的实际,我们采取课堂分发问卷的方式,并与部分接受调查者就有些问题进行一对一交流。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200份(部分问卷偶尔出现漏填题情况,考虑到问卷题量非常大,不影响统计分析价值,故视为有效样本)。 一、样本构成描述 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26个院(系、部),77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此次回收问卷200份,有效样本200份,约占全校本科生数的1%。其中女生120人,男生80人,各占总样本数的60%和40%。从专业分布看,大文科类学生127人,占样本总数的63.5%,大理科类学生73人,占样本总数的36.5%,基本覆盖全校非艺术学的所有门类院系。从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来看,党团员占96.5%,其中中共党员13人,共青团员180人,非党团员7人,占总样本数的3.5%。从生源所在地来看,安徽省学生约占70%,外省学生多来自河北、山东、吉林、广西、江浙及两湖地区。总体上看,样本覆盖面较广,涉及不同专业与年级,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革命精神知晓状况的分析 (一)认知渠道 信息来源与认知渠道,不仅直接影响到公众了解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众的认知偏好。为此,我们针对白求恩、雷锋、张思德、王进喜、焦裕禄等典型人物,以及五四运动、井冈山斗争、长征、南泥湾、愚公移山、“神六”载人航天等典型事件,分别设置了问题,接受调查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据实选择了解途径。 表1:您若知道´´´,您还记得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吗?(不知道的不填) 典型人物 知晓途径 白求恩 雷锋 张思德 王进喜 焦裕禄 王杰 欧阳海 刘英俊 听故事 应答数 17 ---- ---- ---- ---- ---- ---- 百分比 8.7% ---- ---- ---- ---- ---- ---- 课堂听讲 应答数 140 166 92 136 64 7 6 百分比 71.4% 86% 69.2% 72% 32.7% 31.8% 31.6% 电影(电视剧) 应答数 5 5 11 11 36 4 2 百分比 2.6% 2.6% 8.3% 5.8% 18.4% 18.2% 10.5% 广播电视新闻 应答数 0 1 ---- ---- 30 ---- ---- 百分比 0 0.5% ---- ---- 15.3% ---- ---- 读书 应答数 31 15 26 38 63 5 6 百分比 15.8% 7.8% 19.5% 20.1% 32.1% 22.7% 31.6% 报纸杂志 应答数 0 1 0 4 1 2 1 百分比 0 0.5 0 2.1% 0.5% 9.1% 5.3% 网络信息 应答数 0 0 1 0 ---- ---- ---- 百分比 0 0 0.7% 0 ---- ---- ---- 从长辈听来的 应答数 0 ---- ---- ---- ---- ---- ---- 百分比 0 ---- ---- ---- ---- ---- ---- 手机信息 应答数 3 0 ---- ---- ---- ---- ---- 百分比 1.5% 0 ---- ---- ---- ---- ---- 参观展览 应答数 ---- ---- ---- 0 ---- ---- ---- 百分比 ---- ---- ---- 0 ---- ---- ---- 知识竞赛 应答数 ---- 5 ---- ---- ---- 0 0 百分比 ---- 2.6% ---- ---- ---- 0 0 街头宣传标语 应答数 ---- 0 ---- ---- ---- ---- ---- 百分比 ---- 0 ---- ---- ---- ---- ---- 其它 应答数 0 ---- 3 ---- 2 4 4 百分比 0 ---- 2.3% ---- 1% 18.2% 21% 注:表中“----”表示本题中无该选项。后同。 从回收的有效问卷统计来看,对白求恩等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大学生了解渠道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以“课堂上听老师讲的”方式知道白求恩、雷锋、张思德、王进喜均在69%以上,其中在课堂上知道雷锋的比例更是高达86%。即使是在知道王杰、欧阳海和刘英俊的人数总体偏少的情况,统计显示,课堂上听老师讲授这一渠道也排在首位。此外,“读书”是大学生了解革命英雄人物的第二大主渠道。通过电影电视剧了解则再次之。 对中国革命中五四运动、井冈山的故事、长征、南泥湾等典型事件的了解方式,与对典型人物了解方式大致相当,课堂同样是大学生了解革命典型事件的主渠道。 从被调查者关于“您若知道白求恩,您还记得大约在什么时候知道的吗”这类问题的回答来看,作为当前大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建设进程中的典型革命人物与革命事件的课堂主渠道,主要集中于高中以前阶段,尤其是小学与初中阶段,只有极少数人在知晓时间上选择了“大学”,而对雷锋的知晓时间则集中在幼儿园与小学阶段(如表2所示)。这一调查结果,基本与我国家现行教育内容的安排次序相吻合。 表2:您若知道´´´,您还记得大约在什么时候知道的吗?(不知道的不填) 知晓时间 典型 人物(事件)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记不清 白求恩 应答数 2 179 16 2 0 ---- 百分比 1% 90%% 8% 1% 0 ---- 雷锋 应答数 44 152 1 0 0 ---- 百分比 22.3% 77.2 0.5% 0 0 ---- 张思德 应答数 3 97 29 5 0 ---- 百分比 2.2% 72.4% 21.7% 3.7% 0 ---- 王进喜 应答数 0 86 99 10 0 ---- 百分比 0 44.1% 50.8% 5.1% 0 ---- 焦裕禄 应答数 0 73 96 20 0 8 百分比 0 37.1% 48.7% 10.1% 0 4.1% 王杰 应答数 0 4 2 5 1 ---- 百分比 0 33.3% 16.7% 41.7% 8.3% ---- 欧阳海 刘英俊 应答数 0 7 4 7 2 ---- 百分比 0 35% 20% 35% 10% ---- 南泥湾 应答数 8 71 43 5 3 18 百分比 5.4% 48% 29% 3.4% 2% 12.2% 井冈山 应答数 4 72 108 8 0 ---- 百分比 2% 37.5% 56.3% 4.2% 0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调查显示对如何知道“神六”载人航天事件,选择“广播电视新闻”的人数为154,占总样本数的77%,其次才是“课堂”,25人,占12.5%(如图1所示)。 图1:您是怎么知道“神六”载人航天这件事的?(不知道的不填) 这一统计结果表明,大众传媒是大学生了解当前新闻人物及事件等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这能否说明大众传媒,像广播电视新闻、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信息,可以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对大学生发挥更大更积极的影响力?我们分析认为,不能如此乐观。因为广播电视新闻与课堂讲授,虽属不同的传播渠道,但就二者的内容编排而言,受众并无多大的选择性,受众的在场即意味着信息的获取。相比较而言,报刊杂志与网络信息则更能体现受众的偏好与主体性。而从接受调查者的情况看,大学生鲜有选择报刊杂志,尤其是网络信息,作为对中国革命、建设进程中的典型人物与事件了解的渠道,即使是较近发生的“神六”载人航天事件,也是如此。这并不是说,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中缺乏关于革命人物及革命事件的内容,相反,在多元信息面前,大学生更趋向于选择阅读了解自身关注的问题。 (二)认知状况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突出体现在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中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之中,同时又是对这些典型人物与事件的概括、凝练与提升。为了更多维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知晓状况,我们分别就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以及相应的革命精神设置了问题,如“您知道白求恩吗”、“您知道白求恩的事迹吗”、“您知道白求恩精神吗”。 从问卷设置的具体问题统计看,大学生对于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的一般知晓度较高,而对有关人物与事件的具体情况及相应精神则普遍低于前者。以雷锋为例,对“您知道雷锋吧”,选择“知道的”195人,达97.5%,对“您知道雷锋的故事或事迹吗”与“您知道雷锋精神吗”,选择“知道”的分别为128人、139人,占64%和69.8%,约30%左右的人选择了“知道一点”(如表3所示)。这一趋势在涉及更为具体的人物事迹与历史事件内容的问题上同样得到了体现。如:“您知道毛泽东主席给雷锋的题词吗”,选择“知道”的不足一半,选择“不知道”与“记不清”两项人数之和为106,占53%;对“您知道延安发生的什么事情(多选)”,备选事件中,选择“延安整风运动”与“毛泽东从延安出发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人数均为151人,并列第一,占总样本数的75.5%,127人选择了“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占总样本数的63.5%,而对“埃德加·斯诺访问延安,写了《西行漫记》”,选择的人数则仅为62,占总样本的31%。 表3:关于雷锋、雷锋事迹及雷锋精神的认知状况 知晓状况 认知内容 知道 知道一点 不知道 应答数 百分比 应答数 百分比 应答数 百分比 您知道雷锋吧? 195 98% ---- ----- 4 2% 您知道雷锋的故事或事迹吗? 128 64% 71 35.5% 1 0.5% 您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