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马宗荣
图书馆
马宗荣与图书馆
内容提要:文章较详细的介绍了马宗荣的图书馆理论和他对图书馆学所作的奉献;以及马宗荣创办图书馆,并为民众教育效劳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马宗荣 图书馆学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8750(2022)02-78-3
一
马宗荣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教育学家、出版编辑家,也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最早热心关注图书馆学和撰写图书馆学论著的学者。他对贵州省的图书出版、编辑、社会教育和图书馆的建设开展作了不少奉献,还十分关心贵州省图书馆事业。至今,在贵州省图书馆里还有马宗荣早年屡次寄赠的杂志和图书,杂志和图书上还有毛笔签署的“马继华寄赠〞等字样。
马宗荣,字继华,祖籍为江苏仪征,明初因远祖移居贵州遂定居贵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出生,6岁启蒙,后从学于舅舅丁位松(尚固),12岁人当时省立模范中学。民国5年(1916)毕业,初聘为息烽县县立两级小学校长。上任后,仿效新式教学,改变旧的私塾教育方式。民国7年(1918),以第二名的优秀成绩被录取为贵州省的留日矿业学生,获得公费留学日本,开始学习矿业,先后肄业于日本东京第一高等预科、名古屋第八高等本科。后来,由于贵州局势变化,公费短欠,改由教育部公费资助而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改学社会教育学和图书馆学。毕业后又进入学院研究所,进一步攻读。民国18年(1929)回国,寓居上海,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任上海市教育体育局督学,大夏大学图书馆馆长;又先后任过上海暨南大学、劳动大学、江苏省立民众教育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公学、立达学院等学校教授及中华学艺社编辑、委员、常务秘书、董事等职务。
民国6年,学艺杂志创刊,马宗荣先后任社内编辑、副主编;东京分社干事、常委、常委秘书、董事等职务。学艺社全名为“中华学艺社〞,原名丙辰学社,于民国5年(1916)成立,是当时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等大学留学的470多名中国学生共同组织的社会学术团体。学艺从创刊至1951年9月,先后出刊21卷,共250余期。在担任学艺社驻日干事期间,马宗荣查找我国流入日本的古籍善本,通过其日籍老师的协助借阅,逐卷摄影寄回国内,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如:宋刊的三国志、新唐书、本草衍义、东莱诗集等等。
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后,马宗荣回到贵阳,除了在大夏大学任教授外,又受文通书局华问渠的聘请,任文通书局编辑所所长。之后根本上没有再外出。民国33年(1944),马宗荣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二
马宗荣为中国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作出了的很大奉献。
1、著述图书馆概论
马宗荣专门论述社会教育学、图书馆学等学科的论文达数百篇,约数百万字,最重要的著作是图书馆概论一书。马宗荣认为图书馆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为世界各国公认,并是国家大力创办的社会公益事业。留学回国后,他曾对当时国内的图书馆作过调查,十分感慨地说:从国内图书馆数与阅读人数看已令人不胜感慨,再看其机构、设备等各个方面,更是少得可怜,有的已是名存实亡,令人十分悲观。当时关于图书馆学的论述、研究和出版的书籍,即使有一、二本专门阐述常识性或系统性的介绍和说明图书馆重要性的书籍,但又显得太浅显了些。教育部门不仅没有图书馆这一学科,就是想自学也难以找到相关的图书,而且已有的图书馆书籍是少之又少。当时绝大多数的民众、劳动人民整日为衣食奔波,想读书、能读书的时机极少,而利用业余的时间去读书、去阅览的人,当然就更少了。鉴于当时的这种状况,马宗荣就找了有关图书馆的一些书籍进行阅读,抄译其精华,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写成了图书馆概论一书。
在该书中,马宗荣从多个方面对图书馆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第一编中,从图书馆的意义及任务、图书馆的沿革、图书馆的类别、现世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必要和图书馆的效果等六个方面对图书馆进行了透彻的表达。该书充分地表达了他对图书馆事业十分关注的思想,在书中,他认为图书馆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是各国教育家所公认的,因为图书馆既是民众进德、修业、慰安、娱乐的地方,又是辅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机构,从而使图书馆发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2、撰著中国图书馆事业史的研究
马宗荣的另一篇关于图书馆的文章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史的研究,该文对中国历代的图书馆事业进行了有序地疏理,总结了历代帝王对图书收藏的重视和我国私家藏书的情况。读者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对中国图书馆史中的官家藏书和私家藏书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马宗荣指出了历代帝王虽然十分了解图书馆的必要,知道设秘阁于宫中,建藏书府;置写书的官,编纂目录;方案储藏的方法,编辑丛书等。但却不知道要在全国设立官立图书馆,奖励私人图书馆对外开放。他认为,图书馆不仅为少数人效劳,而要面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
3、提出从事图书馆事业的图书馆员应具备相当的的工作能力的思想
马宗荣对图书馆建设的观点至今仍然是值得参考与借鉴的,如他对图书馆管理业务知识技能的要求,以及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等。他指出,图书馆作为一种专门的事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素养。要搞好这一工作,不是仅靠本能或一般意愿、工作常识就能胜任的,而是必须懂得我国的、世界的图书开展史、图书馆史、图书目录学以及图书馆的教育效能。图书馆得到利用后,使之最大效能地发挥其教导群众、引导群众、提高丰富的社会知识的作用,为国家、为人类培养出优秀的、杰出的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
他认为要想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仅要向英、美和其他兴旺国家学习,还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能力:
图书管理:必须熟悉有关图书馆法令、建筑法、购入法、管理法、计算法;
图书业务:要精通分类法、目录(索引)编纂法、装订法、经济核算法;
书史知识:图书馆沿革、图书开展史、经营史、印刷史、书店史、专门外语、参考书的使用。
评论:对图书选择及注释法、作品小说评论批评法、定期出版刊物的研究;
杂论(务):对时事问题的评论、图书馆视察法、打字复印等工具使用法。
4、积极创办图书馆
马宗荣在担任全国民众教育馆负责工作期间,不仅在各地开始创办县“民众教育馆〞(解放后改称群众艺术馆),并先后在各地县专门创办和建立图书馆。作为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深知图书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他积极地在各地创办图书馆,让人人有书看。他的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几年图书馆界一直在广泛地推广“以人为本〞的思想,使“重藏轻用〞的做法得到改变。
三
民国26年(1937)7月7日,日寇侵略中国,马宗荣随大夏大学迁来贵阳回到老家,除了在大夏大学任教授外,又受文通书局华问渠的聘请,在文通书局担任编辑所长。所内编审委员会拥有的委员百余
人,绝大多数是中华学艺社的社员,或是全国各个大学的各专业的专家、教授,他在所内前后三年时间,编辑出幅员书数十万册。他自己的著作出版的也达数十种。
民国30年(1941),马宗荣的重视民众教育的大声疾呼,引起当时教育部门的重视,特派他负责筹建中央民众教育馆。他认为我国当时社会教育的组织建设主要是因为当局不够重视,至少没有像学校教育那么引起重视和开展,而且人才十分缺乏。他认为今后大力培养社会教育人才,不仅要多设各级社教人员的培养和训练机构,还应在各级师范院校里增加一些有关社会教育和与社会教育有关的学系和课程。使每一个教师的观念改变,能够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同样看重,并且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他于当年11月在重庆(陪都)筹建并举办社会教育扩大运动周,中央民教馆也参加展览。他特别注重直观教育,组织了“人文馆〞,即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人士和将领,以及对人民有重大奉献的模范人物,用雕塑的方式,制成立体人像,配合故事和实物,进行展览陈列,给参观者以深刻的印象。在当时抗日战争财政困难时期,能够克服困难,清廉艰苦地努力工作,受到同仁和学者们的钦佩和赞赏。当时在各个县建立的民众教育馆内,还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尽管十分简陋,但也有了实行社会教育的设施,而且图书馆也开始有了一席之地。
解放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图书馆事业更加繁荣、开展,社会文化教育更加开展壮大,除了将各县原“民教馆〞改为“群众艺术馆〞,并且还在各县逐步建立了专门的图书馆、文化馆,社会藏书越来越多,群众得到看书、学习的时机更多,内容也更加丰富。图书馆事业对整个社会上人们的业务知识学习、思想道德教育扩大、提高,越来越明显,城市乡镇的图书馆已经成为地方上文化建设的标志。马宗荣关心过、支持过贵州省图书馆新馆已于2004年投入使用,面积达22744平方米,共设有19个阅览室,有报刊部、外文部、中文工具阅览室、社科部、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培训室、古籍专家研究室、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等等。贵州省图书馆目前拥有藏书220万册,古籍文献20余万册,其中有许多珍稀的善本和孤本。
作者简介:王晓红(1960-),女,贵州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从事古籍修复、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