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蜗牛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讲 现代诗歌的分类和体裁(最终版)

栏目:合同范文发布:2025-02-03浏览:1收藏

第一讲  现代诗歌的分类和体裁(最终版)

第一篇:第一讲 现代诗歌的分类和体裁(最终版)

第一讲

现代诗歌的分类和体裁

主讲人:西门飘雪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爱国诗等。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散文诗

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散文诗的形式: 1.诗:韵文;讲求句式关系的基本规定性;一般说来,长度上受到限制。

2.散文:无韵文;不讲究句式关系(所谓单行散句是)。一般说来,长度上比诗受到的限制要小。

3.散文诗:或韵或散;句式通常短小;篇章长度通常短小。

散文诗是散文还是诗?有人说,是诗;有人说过是散文。当然重要的不是文章的结构方式,重要的是它自身的写作和表达方式。虽然它具有散文行文的特点,但他的精髓依旧需要用诗歌的语言和思维来完成情感的表达,如同青蛙,陆地可以开阔它的视野,但它终生还是离不开水,诗歌就如同散文诗的水。散文诗比散文“内容更精辟,诗情更浓烈,篇幅更短小,语言更优美,意境更深远”;它比诗歌“表现更自由,思维更活泼,联想更丰富,舒展更自如,情感更和谐”。总之,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别,形似散文,实际却是诗。得其神髓。

下来,我来找好的散文诗大家欣赏一下。

七月碎语

美霖

七月的碎片如一条路径瘦长的沿路爬行。

我在路途中迷失,怀揣珍妮的画像。拖着长长的影子奔跑。真的要找寻回去的路吗?难道又从原点起步?

不过是圆规的定圆,生命终究跃不出蜘蛛织辍的网。

不管我在起点,还是在圈内。

依然要把碎片拾辍,埋葬。花开的时节洒落一地芬芳。碎片在回想中长了皱褶。

尽管甜蜜的时候只沉浸在梦里。但握过的手掌,还有谁能俯身一吻?

我看见扎着花束的门,勾引或拒绝。

我们曾叩合的手掌,在不可避免的雨季滑落。

因为忘却了那把遗失的伞。

水花绽放在我的眼底,那些被否决了无数次的承诺,也落泪,在雨中。

梦里有水的喧哗,我抱紧了自己的身体。

我爱夏如生命。身体呈现三分之二的原色,吻合燥热最初的骚动。

城市涌动着暧昧的气息。在灰白色的烟雾缭绕中我病入膏肓。

要重新再来?零在阿拉伯数字中坚硬如石。

有栀子花的香味,在即启的黎明泛开。

崭新的孤单在蓝色寂寞里延伸。

也许九月会有一个旅程开始。

未来不需要核算,理想放飞在空中。在憧憬里驰骋。

我依然在原地踌躇。那根隐形的线坚不可摧。

咖啡在空气中荡着浓重的气息。

天黑之前,倦鸟归巢。

拾缀七月的碎片,在八月桂花的心情沉浸。或许九月是一个契合。

在残存的爱情中继续挥洒和磨损。

我看见九月的笑容,就像看见你的召唤。

对于这篇发表在第五期的电子文学的作品,我们的编辑天外春秋老师给的评价是诗语很美,感受深刻,写意、抒情而具启发,耐读。它完全符合上面散文诗的特点,具有散文行文的特点。但他的精髓依旧需要用诗歌的语言和思维来完成情感的表达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所有这些特点美霖的这首诗都有。诗歌,就是要短而精,意象明确,全诗不着一墨废话。感觉清爽,就是成功的好作品,一篇好作品,读来如同欣赏一朵花,满腹幽香。

下来我们说诗歌的表达方式按照表达方式划分,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中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这种体裁形式,有故事有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的特点;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比如我国的《木兰辞》、《长歌行》、《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等都如是。它可分为创世叙事诗,英雄叙事诗,爱情叙事诗。关于叙事诗,现在比较少一点.在这就不多说了.以后碰到再谈。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寻找时光深处的清闲

文/晓风残月

我想划一叶木舟,在浅浅的河上

撑一只篙,冲破芦苇叶 向着水深处,寻找水鸟,与水鸟的自由。

在这里,我远离尘嚣,远离人声鼎沸的街道;

在这里,没有人能左右我的思想,没有事能填满我的心房。

我想划一叶木舟,在浅浅的河上

静心垂钓,然后提着空空的鱼篓,为了鱼,与鱼的自由。

在这里,我的寂寞很瘦很瘦,我的呼吸匀称流畅;

在这里,金钱让空气散发铜丑的味道,荣誉在这里很不协调。

我想划一叶木舟,在浅浅的河上

看天上的云彩,裹着时光不失舞蹈的节奏,羡慕云,与云的自由。

抒情诗具有叙事的一部分特质,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还是抒情居多。

下来我们说一说,诗歌按照语言分的结构形式,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格律诗也叫新格律诗。诗体的一种。其体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没有一定规格;语言有自然节奏而不用韵。在西方以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创始人。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也流行这种诗体。以上是新格律诗的特点。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以及格律体新诗四言体,六言体,八言体。以后还可能又更多现代新诗也具有格律规则。

所谓新格律诗中国现代新诗的一种形式。又称现代格律诗。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早在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刘半农就倡议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和增多诗体。稍后,陆志韦又提出“节奏千万不可少,押韵不是可怕的罪恶”的主张。1926年,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系统地表述建立新格律诗的具体主张,要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押韵,每行诗的“音尺”(又称音步,英文feet的意译)数要相等,由调和的音节产生整齐的诗句。经过这样的倡导,格律诗成为新诗中的一种体裁。50年代,林庚提出一种节奏为上五下四的九言体的新诗建行设想。而它所代表的是新月派。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新格律诗派因此逐步形成,由于新格律诗派源自于新月社,所以也称为新月派。

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大批后期“新格律诗派”的新诗人。

自由诗

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 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中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韵脚诗

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诗的结尾须押韵,不论格律和音步,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韵式体新诗,规律押韵但音步(节奏)不对称的新诗。以汪国真最为代表性。目前传承这种诗体的有丁翔(北方浪人),丘勒,申洪洲等等。在理论方面 晓曲 和 孙逐明等人组建的格律体新诗研究会对现代格律诗和韵脚诗的理论做出了详细研究阐释。

第二篇:现代诗歌分类

现代诗歌分类

1、按照表达方式划分

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1)叙事诗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

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

事诗如中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

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2)抒情诗

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

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

讽刺诗。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

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

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

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 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

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

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

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 曲”,欧洲的“十四行诗”。(2)自由诗

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

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

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

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中

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3)散文诗

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

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

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4)韵脚诗

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

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http://www.xiexiebang.com编辑整理!

第三篇:语文文章体裁分类

文章体裁分类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这犹如人们做衣服,必定要量体裁衣,选择一定的样式。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例如神话、史诗、寓言、行情诗、叙事诗、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悲剧、喜剧、正剧、抒情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变,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据和它本身的发展规律。

有塑造形象的是文学作品:四大类

一、诗歌:诗、词、曲、民谣等。

二、散文:描写出对社会、人生、自然界的特殊感悟。

三、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四、戏剧:指剧本、戏剧文学、电影文学(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可列入小说类)

没有塑造形象的是一般实用文章:四大类

一、记叙文: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传记、记人叙事。

二、说明文:说明具体事物或事理,介绍科技知识、地理状况等。

三、议论文: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看法或批驳对方观点。有 时评、社论、按语、杂文及观后感、读后感等、四:应用文:固定格式、固定用途、专门对象。书信、通知、启事、调查报告、借条、申请书等。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中国古典文学体裁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韵文和散文。现代一般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中国的抒情诗和散文(称为古文)最早而比较发达。

西方则分为:诗歌与散文两个基本类型。叙事诗和戏剧成熟较早,此外小说比较发达。

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寓景于情、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就是修辞格的运用,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以上8种为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修辞格),以及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衬托(映衬)、顶针(顶真、连珠)、移用、通感、婉曲、回文、呼告、互文等。

第四篇:第一讲 装饰材料的含义与分类

第一讲 装饰材料的含义与分类

教学目的:

讲解中国历代用材与装饰风格、装饰的含义、以及装饰材料的分类,让学生了解过去与现在材料的变化,材料是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讲解装饰材料的含义与分类是本讲的重点,装饰材料的分类是本讲的难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示法、例证法等结合个人工作实践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中国历代用材与装饰风格

新石器时代时期:古朴、拙实,以陶器为主。商

周:神圣、庄重、威严,以青铜工艺为代表。春秋战国:精巧、刚劲、浪漫,以漆器工艺为代表。秦

汉:凝重、生动,以画像砖、画像石为代表。

朝:飞动、飘逸、传神,以墓室壁画、人物造像为代表。隋

唐:饱满、富丽,以建筑、唐三彩、服饰、壁画为代表。宋

朝:典雅、清新,以瓷器为代表。

朝:气派、辉煌,以琉璃用于宫殿、寺庙建筑最为特色。

朝:流畅、舒适、大方,以家具为代表,其选材十分讲究,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硬木。清

朝:繁缛、精巧,体现在建筑装饰、服饰、实用器的装饰等方面。

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形成的风格,除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原始材料的认识和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如“景泰蓝”和民间的许多用竹、藤、草、柳、棕编织成的各种实用器具的装饰,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玩具、面具、脸谱、窗花等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因材料的限制而采用的独特工艺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样式,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课本彩图1)

二、装饰的含义

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和精髓,它是中国数千年劳动人民艺术实践的产物。

1、装饰与造型

装饰造型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

具象是以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日月山川、人物风景等,通过写生、提炼、加工变化而成的。这类造型的特点是自然真实、生动,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

抽象的造型是运用点、线、面、形、方、圆、曲、直等几何形体为造型元素,运用数理知识,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而成的。其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达到纯粹的自由,给人简明、大方、严谨、富有哲理和韵律美。(课本彩图2)

2、造型与构成

⑴构成的含义?――以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具有美的形象和色彩的形体,这种造型行为叫作构成。⑵根据构成形式不同分类:

构成的形式

↓空间构成

↓时间构成 ↓

↓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静的构成 动的构成

⑶造型元素的含义?――构成形体的基本知觉元素,包括形态、肌理、色彩三部分。其中形态是造型要素的基础。形态可分为概念(或叫作纯粹形态或抽象形态)和现实形态。现实形态又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两种。(课本彩图3)

三、材料的分类

装饰的载体是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来实现。

⑴从化学性质上可分为无机材料(如铜、铝、花岗石、玻璃等)和有机材料(如塑料、有机高分子涂料等)。无机材料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⑵在工艺制作的难易上和材料的可塑性强弱方面,可分为硬质材料(如金属、石材等)和软质材料(如泥土、纤维等)两大类。

⑶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一般以室内、室外装修部位来划分,即外墙材料、内墙材料、地面材料、顶面材料。

1、材料的美感属性与选择

①材料有它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室外环境的装饰和结构材料直接受到风吹、日晒、雨淋、霜雪、冰雹等自然因素的袭击,也受到人为因素和其它因素的破坏,如大气的污染、酸雨及微生物的作用等,所以材料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坚固性、耐久性强的材料,以及表面的特殊材料的处理。以保证质量从而降低维修费用。

②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决定了材料创造实体的造型和造型的工艺流程。材料的可视性形成了材料的抽象的视觉要素;材料的可触感的性能则形成了材料抽象的触觉要素。

③材料的抽象视觉要素指材料的色彩、形状、肌理、透明、莹润等;材料的触觉要素是指材料的硬、软、干湿、粗糙、细腻、冷暖感等。另外,材料内部充满了张力。

④现代环境的装饰设计中,特别强调材料质感和光影效果的处理,充分显示高度发达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同时也不忽视原始粗犷的地方材料的应用,从而形成工业技术与手工艺术并存的不同审美趣味。目前,很多佳作就是采用在追求现代的使用功能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表现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⑤装饰材料的美感是从多方位体现出来的,材料美感的认识、发掘、应用以及处理的合理与优劣,直接关系装饰实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如:

木材:纹理别致、自然纯朴、轻松舒适感; 石材:(大理石、花岗石等)光泽、美观、稳重、雄伟、庄严感; 钢铁:深沉、坚硬、挺拔刚劲、冷凉感; 铝材:白亮、轻快、明丽感; 金银:光亮、辉煌、华丽感;

塑料:细腻、致密、光滑、优雅感; 有机玻璃:明洁透亮、富丽感; 呢绒:柔软、温暖、亲近感。

2、材料肌理美感

①肌理美是材料美的重要部分。

材料的肌理是指材料本身的纹理、凹凸、图案等。材料有属自然形态肌理的,如柚木板、花樟板、红花梨芭及天然大理石的纹理等;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工而成仿自然纹理的,如玛瑙纹理、仿木质纹理、石质纹理等;有用平面设计原理构成的纹理材料,如宝丽板、防火板、波音板等;有运用现代工业技术成型的各种材料上凹凸肌理的材料,如面砖、玻砖等。

②凡在各种基体材或饰面材上,采用印、染、轧、压、喷、镀等技术手段进行表面工艺处理形成的纹理或材料在运用加工、拼接过程中形成的凹凸变化和接缝等,被称为“二次肌理”。

③肌理的组合形式:

A、同一材料肌理的组合。通过对缝、碰角、压线,肌理的横直纹理设置、纹理走向、肌理的微差、凹凸变化来实现肌理的组合协调。

B、相似肌理材料的组合。如同属木质纹理的梨木、柚木,因生长的地域、年轮周期等不同形成纹理差异。C、对比肌理组合。材料的美感很大程度上是靠对比手法来实现的。多种材料运用平面与立体、大与小、粗与细、横与直、藏与露等技巧,产生相互烘托、互补的作用。

3、料色彩美感

①色彩是人的视觉器官对可见光的感觉,这种感觉要受到客观的光的运动的影响,还要受到人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的影响。

②材料是色彩的载体,色彩不能游离材料而存在。材料色彩分为两类:一类是材料本身具有色彩美感或材料自然色彩特征,不需要在施工中进行色彩加工,如石料、木质材料、金属材料、防火板、纤维面料等及其制品。第二类材料是可根据装饰效果的需要,艺术作品本身的需要,在制作中进行色彩处理,以调节材料本身,强调和烘托材料本身的美感作用,达到装饰与色彩的和谐。

③不同色彩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如红色、橙色、黄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炉火的温度。绿色、蓝色和紫色使人联想到大海、蓝天和森林。暖色调使人感到兴奋、热烈;冷色调使人感到宁静、幽雅、清凉。

④材料色彩的对比主要靠明度上的对比、色相上的差异、冷暖色调上的对比。⑤室内色彩计划可分为以下四个重点:

A、主墙面:除了这道墙是比较重的色彩来表现(即中高彩度,中低彩度)。一般来说,主墙面是装挂画用的,在卧室的话,是床头的那一道墙。

B、一般墙面:除了主墙面外,其余三道墙,是所谓的一般墙面,一般说来是比较浅(高明度、中彩度)的颜色,把主墙面烘托出来。

C、天花板:最好是采用较地板浅的颜色。D、门(包括窗框、门框、踢脚板):这些部分,最好能用同一颜色,以统一整个房间的色调。

4、材料质地美感

①材料的质地是美感体现的一个方面。不同材料的质感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尺度感和冷暖感。

②不同的材质给人有不同的视觉、触觉、习惯心理的感受。石料坚固凝重;木质、竹质材料亲切温暖;金属质感高贵、冷漠、牢固;纺织纤维制品柔软、舒适。

③相似材料的配置,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仿质地材料的组合与配置。

④对比材质的配置,是多种截然不同的材质搭配使用。如综合材料装饰壁画中无光材质与亮光材质之对比,坚硬的材质与柔软的材质,粗犷的材质与细腻材质等配置对比,相互显示其材质的表现力,展示其美的属性。

5、材料工艺与技术

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整个世界面临新的挑战。科学的技术发展使生产力大副提高,而且全面地、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信息量剧增,先进快捷的传播方式,使地球日益“变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多学科的研究层出不穷,而各门学科、艺术派别、画种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⑵、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和知识范围跨学科的局限性,装饰与材料、工艺与技术(或科技)的结合只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但可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疑大大促进了艺术创作向比较完美的方向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从宏观上看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甚至引用军事、航天领域的材料、技术等成果,开发新型的现代装饰材料,运用于材料加工、复合、表面处理等领域,或者用在对强度、刚度以及声、光、热方面有特殊要求的装饰性,使开发的新型材料更具有时代精神;另一方面是从生态平衡、回归自然的观点出发,在新的技术工艺条件下,采用天然石材、木材以及藤竹、棉麻、丝毛等原材料进行装饰。

6、材料的设计

设计的含义是计划、图样、策划。方案需要设计,使用的材料也需要设计。那么,材料应用需要可行性论证: A、材料的功能美感。

B、材料的可塑性(或加工成型性)因素,即机械加工成型技术的或手工技艺的难易,材料的加工成型性是衡量造型材料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

C、材料的价格因素。

D、材料的产地、厂家、商家等比较因素,包括运输,包装。

E、材料的替代的可行性的配套材料,构件、工艺、技术能力的分析和比较。

F、材料的“可复合性”因素。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改变材料性质,使材料扬长避短,以扩大使用范围的条件。G、后期制作表面处理、调节的因素,即材料的表面工艺性。

H、综合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地理因素即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I、材料应具有无毒、低公害、阻燃或不燃的处理,易装卸、易回收和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这样才有利于规模化和降低成本,使之具有竞争力。

四、课后作业

1、复习这次课的内容,预习后面的内容。

五、课后小节

第五篇:文章体裁的分类

什么是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所给话题,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

在上述例题中,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记叙文可写自己亲历的或看到或想到的有关“植树”或“毁树”的人、事,也可以记叙以“树”所喻之人、所喻之物、所喻之抽象的文化现象,又可以是畅想未来社会的人与树之间的生存关系;说明文可说明树(也可以是一种树)的种类、特点、作用、栽植等知识,也可以说明植树(或毁树)的作用(或危害);如果写议论文,可由树的自然特点谈起,由物及人,引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议论,如树木与“树”人,如由“树木、树林与气候”引发的生活、社会现象思考。此外,还可写成戏剧。

把握话题内容的实质,追求与话题内容“神似”,行文中可能没有提到与“树”的字眼,但也算切题。

上面的分析表明,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例如所举例题,不管是写有形的树,还是写无形的树,但都应该与树有关,这样的作文才算切题。

2、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话题作文和以前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相比,给了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一般情况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试可以自拟题目。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将来可能会去掉此限。实际上2000年某些地区中考已经允许考生写诗歌),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

(4)想象自由。丰富的想象力是佳作的特征之一。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上乘的话题作文更看中考生在拟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的创新——想一般考生所未想,写一般考生所不能写。想象的自由中还要提到一点,就是思维的深度。作文的深度就是思维的深刻性。看透所写事物的本质,把握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辨证的分析事物,写出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觉得有厚重感,有震撼力。

总之,话题作文的自由性的含义是作文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权:考生自己选;选适合考生自己的。就这一点而言,话题作文缩少了对考生作文限制的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作文的体裁

一、记叙文

二、说明文

三、议论文

一、记叙文

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可根据内容需要,穿插使用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手

我们可以用顺叙、倒叙、插叙或补叙法写作。

记叙文的一般要求:

(一)感情真实。

(二)内容具体而有重点。

(三)结构清晰而完整。

二、说明文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阐释道理的文章。它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作出科学的解释,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

说明文的一般要求:

(一)内容须带科学性和知识性。

(二)有层次、有条理地解说论点或看法。

(三)文字简洁

三、议论文 议论文是用来分析事理、阐明观点和主张的文体。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议论文的一般要求:

(一)开头时,根据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定下一个立场或论点。

(二)以所持论点为基础,提出有力的论据或道理来令读者信服。

(三)层次须分明、语言要简练。

什么是散文呢?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散文,是文学里的一株奇葩。中国的文学里很早就有了散文的踪迹,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等。但最成功的,莫过于那部《徐霞客游记》。此文虽同属于游记的范畴,但在内容和思想性方面,已经脱离了那种单纯的借景抒情式的文章,开创 了散文新的体裁。

到了近代,中国更是涌现出一大批散文家。如朱自清、扬朔、艾青等,他们的作品,有的清新娟秀,有的深厚凝重。但同样之处都是记录、赞叹了新中国的建立,成长,发展。这对于后来的散文,在风格上影响甚深。

综上所述,散文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既体裁和风格。

先说体裁。现在的散文体裁已经分有好几种。有随笔小札、心情文字、旅行游记、叙事抒情等等。随着笔者的感触不同,每篇散文的定义上就有所区别。

寥寥几语,尽述心事,这样的散文很精悍,与现代诗歌相得益彰;洋洋洒洒,阐述心情,这样的散文很凝铸,作者一定必有深意,要结合题目去理解,才能领悟。

再说风格。有清新的、凝重的、喜悦的、悲伤的、积极的、落寞的,数不胜数。但有一个宗旨,既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最后结尾处,一定要有点睛之笔,突出主题,反应出这篇文章的思想。

其实,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一篇好散文的成功之处,只要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都是好文章。散文虽有它自己独特的一些规定和范畴,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文字,谁不为之感动呢?古诗中的拗句也是如此。

什么是散文?散文就是剖露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

分享: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